目标感沟通

2022-01-16  本文已影响0人  聪果妈

罗振宇在2022年“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中说到一个小学老师的故事,打动了很多人。

故事是这样的,一个老师发现三个孩子没有带作业本,老师没有点孩子的名,也没有在家长群里去@家长,而是让三个孩子站在那里,拍了一张孩子的脚的照片,把这三双鞋发到了家长群里。说这三位同学没带作业本,让家长注意一下,提醒好自己的孩子。

当事的家长当然知道哪个是自己的孩子,但是其他家长一律不知道,给孩子和家长保全了面子。

听完这个故事,很多人觉得特别动人,觉得这个老师真好,为孩子的自尊心做了保护,同时又给家长留足了面子。老师知道,她要尽可能地团结好家长,让家长觉得老师是好老师,老师很考虑我们,老师对孩子负责任,因为只有家长感受到了这一点,家长才会百分之百地愿意配合老师,去做好孩子的家庭教育工作。而家长愿意做这个事情的时候,家校的互动才是最恰当最到位的,这对孩子的教育也才会起到最好的结果。所以老师是以家校合作作为终极目标,而不是一个简单的催作业本作为自己的目标。

与其说这个老师是个好老师,不如说她是位目标感超强的沟通高手。

目标感,就是你在做一次沟通的时候,你的目标是什么?接下来所有的沟通都要围绕这个目标进行。老师如果是去很生硬地点名、批评或者是@家长的名字,往往就会背离自己的目标。老师真实的目标是为了让家长配合学校教育,而不是让家长没面子,也不是为了让家长有压力。

想想我们平时的许多沟通都是背离目标的沟通,亲子沟通、夫妻沟通、工作沟通都存在这样的问题。

比如我们发现孩子没有做作业,立刻火冒三丈,并狠狠地批评孩子,其间难免口不择言,开始翻旧账,那么我们就背离了跟孩子沟通的目标。我们原本的目标是在彼此信任的基础上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自愿去改正。现在却演变成了对孩子数落怨气、发泄负面情绪的亲子大战,显然没有解决实际问题。当发脾气在所难免的时候,我们可以试着把发脾气变成一种有效沟通。如何做到这点呢?简单讲就是定好目标,划定界限,不要即兴发脾气,而是要确定一个理性的目标,坚持“就事论事”的原则,“干净地吵架”,绝不翻旧账、不攻击孩子。这样就可以直达沟通的目的。

在夫妻沟通上我们也可以借鉴这位老师的智慧。夫妻沟通的终极目标也是让对方觉得你们在解决这个问题上是伙伴,而不是敌人,从而建立信任感。许多人在解决夫妻分歧的时候不给对方说话的机会,只顾大谈自己的观点,觉得自己浑身有理,试图“以理服人”,说服对方。其实这样做的目标是让对方觉得自己是“对”的,对方应该按照你的方法来,所以就永远沟通不到自己想要的结果。当你愿意放下自己的观点来聆听对方说话时,你就会彻底关掉你大脑中的背景音乐,没有判断,没有辩论,没有对错,把自己完全置身于对方的位置,当你做到这一点时,你们夫妻的沟通就会直达目标,问题也就解决了。

在工作的问题上,想想我们平常在面临一个困难的时候,我们去我们的领导那里,有多少人是去宣泄遇到问题的困难情绪,而不是直面问题寻求解决办法的呢?这两种思维的沟通,其实就恰恰反映了我们的格局,我们是一个以情绪为主导的人还是以处理事情为主导的人,这两种人的沟通结果是不一样的,因为他们的目标大相径庭,所以带来的结果也就不一样。一个常常以情绪先行为沟通目标的人,他永远不可能获得人生的成长,遇到问题,他都是困死在自己的情绪里,在事情还未解决之前,能量就内耗得所剩无几,想想这样的人,问题在他面前就是一座山,他永远逾越不了。

新的一年,让我们每个人从好好沟通开始,开启自己的美好人生。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