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写作这回事》(二)
史蒂芬简单介绍了了自己的生平之后,开始谈及写作前的准备。
关于写作,他写了一个有意思的句子。他说,“写作是心灵感应”。为了什么写作都可以,但是不能轻易的开始。为此他举了一个修理风扇的例子,把写作的重要环节比喻成大工具箱里的,整整齐齐按层摆放的各种小工具。
那么就按照作者的逻辑,我们来一层一层的看。
最上层的,应该是最常用的工具。也就是写作的基本素材,词汇。其实开始写作的人,大多词汇已经不是问题,不需要再特意去积累,只需要用比较好的方式来表达,达到一个更好的效果。用原文中的话来说,“用词的第一条规矩是用你想到的第一个词,只要这个词适宜并且生动即可。” 准确描述很重要,语法也很重要。大部分人对于基本的词汇和语法都是大概知道的,只要多阅读多说话,你可以在阅读和跟人说话的时候,更好的去理解语法这个东西。
关于语法,他有看两个重要的观点:
首先,应该尽量避免使用被动语态。这个比较好理解,因为人们看被动语态的句子的时候,会常常感觉别扭,不像正常的说话。
其次,尽量少用副词,史蒂芬认为,喜欢使用被动语态和副词来解释说明对话的作者,可能都是心中充满恐惧和做造作的人。担心自己不能写的话语不被理解,用过于华丽的词汇来掩饰故事的空洞。他认为作者必须要放下恐惧和造作,才能写出好东西。
以下是他认为不正确的造句:
“把枪放下,乌特森!”金克尔咬牙道
“别停下,吻我!”莎娜喘息道
“你这个混账刻薄鬼!”比尔怒斥
应该都改成“他(或她)说”方为王道。简单明了,而且读者自然理解并可自由想象。
如果看得出对话的人是谁也不需要特意的加上某某某说。
风格,是工具箱的第二层。
在说明形式和风格的基本要素的时候,作者认为我们首先应该注意段落的结构。故事写的好,就必须学会使用段落,段落决定了整篇文章节奏的快慢。成功的文章应该是由很多短小的段落组成,其中对话段落可能只有一两个词,可以留许多的留白,这样的读者读起来会比较容易。
对于我来说,我认为他对说明文段落的解释很有启发性。很多人的作品看起来比较混乱,遵循他所说的原则,应该可以改善不少。
“说明文的段落可以(并且应该)简介。理想的说明段落应该是以概括性句子起头,接下去的句子解释或者详述第一句的内容”
比如你描写一个人物,你可以说某个女人很可怕,接着整个段落后面的句子都应该围绕她如何可怕这一点来展开。
作者用了整27页的内容来简单的介绍了他所认为写作之前应该学习的基本技巧,就如做木匠活一般,有了好的工具箱,写起来才能得心应手。这些工具虽看起来简单,却是一名合格的写作者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