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自卑是家长包办代替的结果?

2022-10-15  本文已影响0人  邵真

孩子从出生开始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独立的意愿和个性。

父母没有特权去支配或限制他们的行为。特别是孩子在成长中的大多数情况下,父母不能代替他们对客观事物进行选择,要让孩子感受到自己是自己的主人。

父母处处代劳,事事包办,使孩子很少有机会去处理问题,锻炼能力,从而给孩子的心理上留下自卑的阴影。

其实道理很简单,当家长包办代替让孩子成为习惯的时候,一旦家长不在身边,他便会六神无主,不知如何是好。

另外,家长把一切都为孩子包办替代了,孩子在这样无微不至的关怀下生活,看似幸福,背后却有隐忧:过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久而久之就会产生强烈的依赖性,即使将来长大成人,也会离不开别人的照顾,难以自立。

父母要学会教孩子从小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良好习惯:

上幼儿园时要学会自己刷牙洗脸、吃饭穿衣、系鞋带、收拾玩具等;

入学后要学会洗自己的小衣物、收拾书包、整理自己房间等;

一是培养孩子的劳动观念,从小热爱劳动良好行为,同时也养成了自立的好习惯。

当一个孩子们从小到大一直生活在父母的保护伞下,不经日晒,没有雨淋,处处依赖父母。

那么,孩子对依赖父母的照顾就会习以为常。甚至孩子升学、就业,也是父母走后门、拉关系,奔走操劳,替孩子选学校、选专业、找工作,不辞辛苦,替孩子一包到底。

等孩子长大成人,父母又要为他们操办婚事,替他们抚养孙辈。

有了父母尽心尽力的“包办”,孩子很容易成为经不起风吹雨打的温室花朵,没有一点自主能力,遇到一点小事,便会手足无措,感觉自己一无是处。

如果父母什么都代替孩子去做,那么,在孩子成年以后,在群体中会感觉自己一无是处,毫无自信,根本没有能力把事情做好。

如果你真正爱你的孩子,真的为孩子考虑,就请放开为孩子包办一切的手,千万不要用爱的名义而断送掉孩子一生的幸福。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