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读辛弃疾《丑奴儿》)
有些诗,年少时也读不懂,就象“少年不识愁滋味”一样的。在所有诗词中,我比较喜欢李白,慢慢读别的诗词,才感觉时代和个人生长环境的印迹也在诗词中,也能欣赏各个诗人流入笔端的“美”。
说“愁“最多的感觉是李清照,可今早读这首,以为是李清照的,却是辛弃疾的。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年少轻狂,充满青春活力,无忧无虑,根本不知道愁是什么,喜欢奔上城楼。(此处我个人理解是,年少青春,活在快乐与无忧无虑之中,根本不懂得什么是烦忧。爱上层楼,象征青春向上,充满活力。)。爱上层楼去干什么?哦,原来是明明没有忧愁,却为赋新词要勉强说说忧愁。一个“强”,明明没有或不懂得,却要勉强,牵强之意。这种“愁”是什么?是闲愁,哪个年少不是满腔热忱,一腔抱负,充满自信?叠句的因果,读来玩味。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欲说还休,什么样的情况会欲说还休?想说又无处可说(无人理解),还是自己觉得已经看淡,没必要说?从年少到岁月的沉淀,历经沧桑,阅历丰富,思想深刻时,人生多少坎坷,多少烦忧,追寻目标时的艰辛,多少时候,不为所愿。我们不是这样的情景吗?一一一而今识尽愁滋味,想说又不想说,想说又不必说,只好说“天凉好个秋”(是人生的秋?年龄的秋?理想的秋?天气的秋?还是都有?)。一个“识尽”没有深深的追求,不懈的努力,反思,从年少时的满腔热情,仿佛看见一个在追寻,实践理想,努力奋斗的一个人,到了人生的“天凉好个秋”时无奈的哀愁。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千转百回,坎坎坷坷,与上句对比,爱上城楼,爱上城楼,两种截然不同的心情。一种愁是闲愁,一种愁是哀愁。一种是强说,一种是欲说还休。人生多少时候,满腔热忱,历尽千帆,过眼云烟,苦苦追寻,到头来不是一段“欲说还休”的历程?
书博山道中壁。在书博山游玩写在道中石壁上的一首词。能有心情游玩吗?在游玩时还想着从年少到秋凉,多少载不动的哀愁?再来结合作者的生平和社会历史背景,你也深深的能理解“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的无奈(当时的背景你无法,无处,不敢说的愁,只好应景表面一个好一个凉爽的秋天)无限(心中还有不灭的家国情怀)的哀愁。
人生何不是从爱上层楼到欲说还休?从不识愁滋味到识尽愁滋味?从为赋新词强说愁到却道天凉好个秋?
从个人到家国,哪一个有志之士不是如此在追寻的路上历尽艰辛?
经典之所以经典,是因为有共同的情怀。读书的快乐,往往在咀嚼中一会是作者,一会是他人,一会又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