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菲散文集简书会员优秀文集散文特辑

秦风南随(望乡)

2024-01-15  本文已影响0人  陈水河

“几回花下坐吹箫,银汉红墙入望遥。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立中宵。”出自清朝诗人黄景仁《绮怀》十六首之十五。

这让我想起孟浩然《秋夜月下怀》:秋空明月悬,光彩沾湿。/ 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 庭槐寒影疏,邻杵夜声急。/ 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

一首写秋夜里诗人对爱情的寄望,昨夜与先前夜晚进行比较;一首写佳节里诗人望乡:栖鹊、飞莹,槐影、杵声。

读着写着,又让我想起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诗句。此诗描写了旅居在外的诗人秋日夜晚在屋内抬头望月而思念家乡的感受,似乎没在室外独自伫立,却写尽了主人公对故乡满满的回忆。

节日之夜

自古至今,人在家也好,游子在外也罢,见到明月都会留下几许情丝。人生情,情忆人,只要人类生生不息,忆它个千万年又何妨?说游子,自然也就想到了昨日的征夫、纤夫,今日的打工者。

征夫诗中有孟姜女哭崩长城的故事:正月里来是新春,家家户户点红灯。别家丈夫团圆聚,孟姜女丈夫造长城。这首在江南地区流传的《唱春调》,据说起源于春秋齐大夫杞梁之妻这一民间故事,与《牛郎织女》、《白蛇传》和《梁山伯与祝英台》并列为我国的四大民间传说。纤夫诗也不仅仅是尹相杰、于文华原唱的“小妹妹我坐船头,哥哥你在岸上走,我俩的情我俩的爱。在纤绳上荡悠悠,噢荡悠悠”的快乐情调,而大多是寂聊、凄苦生活的写照。好在今日的打工诗始终充满生机勃勃的气象,我录用一首于此,想寄怀于天下打工人:打工行歌乐悠悠,辛勤劳作无怨尤。/家园繁花人团聚,奋斗拼搏乐无忧。

陈水河整理于2024年元月16日早上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