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原子等教学策略。
作为化学启蒙教育,初中化学需要学习的入门知识较多。如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分子、原子、元素、化合、分解等一系列基本概念,这给初中化学教学带来一定的难度,特别是在学习“分子和原子”(“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时,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掉队,这一部分内容成为初中化学教学的第一个分化点。
“分子和原子”是学生在化学课上首次接触分子、原子的概念。此前,学习了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混合物、纯净物等概念,对物质的组成与变化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是,基本上停留在对宏观现象的描述与认识层面。“分子和原子”是引导学生由宏观世界向微观世界认识的开端,通过学习,帮助学生逐步建立微观世界的概念,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在人教课标版的教材中,对于“分子和原子”这个内容的设计上,是力求通过化学实验、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来帮助学生建立微观世界的概念。而且新教材充分考虑有一部分学生在学习“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时容易掉队这个问题,对初中化学中的难点进行了分散处理。但是,无论教材如何“完美”,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都应该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学校的条件等,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使自己的教学策略更好地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作为化学启蒙教育,初中化学需要学习的入门知识较多。如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分子、原子、元素、化合、分解等一系列基本概念,这给初中化学教学带来一定的难度,特别是在学习“分子和原子”(“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时,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掉队,这一部分内容成为初中化学教学的第一个分化点。
“分子和原子”是学生在化学课上首次接触分子、原子的概念。此前,学习了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混合物、纯净物等概念,对物质的组成与变化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是,基本上停留在对宏观现象的描述与认识层面。“分子和原子”是引导学生由宏观世界向微观世界认识的开端,通过学习,帮助学生逐步建立微观世界的概念,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一般来说,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教学策略帮助学生建立微观世界的概念:
(1)使用多媒体课件,模拟分子、原子的运动;
(2)通过化学实验,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分子的存在;
(3)通过数学计算,让学生体会分子的大小;
(4)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常见的有关分子运动的现象,分析探讨;
(5)介绍人类对微观世界认识的发展史。
在教学中,宜少讲多引导,忌直接将分子、原子的有关知识和盘托出。建议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观察实验,分析推理,逐步建立微观世界的概念。
案例1《分子和原子》教学片断
师:现在我们来共同学习分子的第二种性质:分子在不断运动。请阅读后举例。
生1:每年春天,经过校门口的苦楝树时,都能闻到花香。
生2:感冒会相互传染。
生3:打开“独流老醋”,会闻到特殊的气味。
……
师:大家所举的这些实例很好。但是任何事物都是利弊共存的,我们学习科学知识,掌握事物发展的规律,就是要趋利避害……
生1:卫生球放在衣柜里防蛀是有利的一面。
生2:将湿衣服洗后晾干是利用分子运动有利的一面。
生3:“非典”肆虐期间,病毒通过空气流通而传播是分子运动不利的一面。
师:大家都说得好。同样是分子运动,春风和煦与寒风凛冽又不一样……
建构主义者所设计的课堂鼓励学生运用它们自己的经验,让学生能够自己发现并做出相关链接,主动构建有成效的、内化了的、适合于自我的意义,而不是让学生理解教师组织后的知识。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和理解。本案例中,教师能充分尊重学生的认识基础,没有把分子运动的结论直接塞给学生,让他们去背诵,而是让学生列举生活中的实例,在生生互动中,学生获得了分子运动的结论。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分子运动的利与弊,使学生的视野更加开阔,思维更加深刻,感觉化学知识的鲜活。
案例2《分子和原子》教学片断
播放水分子自述:嗨!同学们,我是水分子,我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一个水分子的质量约是3×10-26g,在每一滴水中我们水分子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我这么小,当然你们人类用肉眼是看不见我的。如果用10亿人来数一滴水里的分子,每人每分钟数100个,日夜不停,需要数3万多年才能数完咧。我想请你们猜一猜:我们这么小,我们会运动吗?当我们分子聚集在一起构成水时,彼此之间是否会存在空隙呢?
本案例中,教师为了帮助学生建立分子很小的概念,采用了具体的数字和拟人化的手法,说明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符合初中学生的心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提出了分子会运动和分子之间有空隙等问题。很自然地让学生进入了一个新的问题情境之中,使学生产生一种“有目的但不知如何达到”的心理困境。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接下来或者开展讨论,或者进行实验,在学生有了主动学习的欲望时,学习的效果就能有较好的保证。
案例3《原子的构成》教学片断
教师布置学生阅读《人类对原子的认识》后,进行表达交流。
生1:我认为原子可以再分。
师:我记得,1803年英国化学家道尔顿,这可是被恩格斯称为近代化学之父的伟人,他曾经总结得出原子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实心球体的结论。你敢与道尔顿叫板?
生1:敢!
师:凭什么?
生1:我通过阅读资料知道,1911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的实验可以证实……。
师:很好!请谈谈感受。
生1:虽然道尔顿是著名的化学家,但是,我们都必须遵循客观事实。我们应该尊重事实,而不是迷信权威。
师:是的,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好极了!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在这个片断中,教师利用人类对原子构成的认识的发展史等相关资料,通过有趣的对话,引导学生去感悟科学发展的艰辛,形成崇尚真理、不迷信权威的思想。教育是有条件的,同样的内容、同样的话语,在不同的情境下,所产生的效果是不同的。教师要善于捕捉与利用课堂教学中形成的情境,不失时机进行价值取向的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