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造 A/B 测试文化 | 产品荐文 2019 #3
以下是我在 2019 年第 3 周读到的好文章,也许你也会喜欢。
🗞 荐文
《Building a Testing Culture》
演讲者:Stuart Frisby
来看看 Booking.com 打造 A/B 测试文化的一些建议。例如,能测就测,不测不上。No Hippos 这条原则值得一说,就是,无论你的职位多高,都不是你说了算,而是实验数据说了算。
《Articulating Your Product Design Principles》
作者:Sachin Rekhi
在产品设计上总会面临选择,这时候如果有产品设计原则,那么如何判断选择就容易得多。设定产品设计原则时应该结合产品和用户的特性,比如一款输入法产品,应该有「输入 < 输出」这样的原则,而像简洁、快速、善良,更多是一种通识,就不必纳入了。说起来,自己团队也没有设立好一份产品设计原则呢。这篇文章作者就以自家产品 Notejoy 为例来阐述他们的五条产品设计原则。
《Defining value: the most ambiguous word in product development》
作者:Jeff Gothelf
做产品是我们常说要为用户带来价值,怎么定义「价值」?额,突然想起来俞军公式:产品价值 = (新体验 - 旧体验)- 替换成本。
《如果你想做一款震惊世界的社交软件》
作者:和菜头
这周没少社交产品相关的文章,但对于熟人匿名社交和陌生人社交,还是菜头叔说的透彻。看多闪的介绍说要「帮助用户缓解日益沉重的社交压力」,但「社交压力」让我困惑,怎么判定有没有社交压力呢?另外也可以看看 Caoz 的《社交网络的先烈们》。
💡 有意思
当一个人名在 LinkedIn 上恰好有多个人时,LinkedIn 在 Google 结果页的摘要会这么写:

🔋 小推荐
○ 《A Programmer’s Guide to English》,像机器学习一样学习英文的方法。
○ 我自己常常有手机上复制,电脑上粘贴的需求。iPhone 和 Mac 之间通过 Handoff 功能很好实现,但安卓手机和 Mac 呢?可以试试 Clip Cloud(剪纸云),简单设置后即可秒传,可惜试用一个月就得购买了(买断要 ¥560)。替代方案是 快帖,体验略差一些,免费。
🍩 产品之外
○ 摘自《10x 程序员是如何思考的》:
当一个产品经理给我交代一个要开发的功能特性时,我通常会问他这样一些问题:为什么要做这个特性,它会给用户带来怎样的价值?什么样的用户会用到这个特性,他们在什么场景下使用,他们又会怎样使用它?达成这个目的是否有其它手段?是不是一定要开发一个系统?这个特性上线之后,怎么衡量它的有效性?如果产品经理能够回答好这些问题,说明他基本上已经把这个工作想得比较清楚了。
○ 如果各产品团队做个产品就会写篇论文那该多好。来自李智慧:
这里我再和你分享一个我在 Intel 学到的关于学习的方法。在 Intel 之前,我学习技术主要就是从网上搜索各种乱七八糟的资料,有的时候运气好,资料比较好,学习的速度和掌握的深度就好一些;有时候运气差,就会走很多弯路。但是在 Intel,我发现一些比较厉害的同事,他们学习一样新技术的时候,不会到处乱找资料,而是直接读原始论文。通过原始论文掌握核心设计原理以后,如果需要进一步学习,就去官网看官方文档;如果还需要再进一步参与开发,就去读源代码。我刚开始读论文时感觉很费劲,但是后面习惯以后,发现读论文真的是最快的学习方法,因为最核心的东西就在其中,一旦看懂,就真的懂了,而且可以触类旁通,整个软件从使用到开发,很多细节通过脑补就可以猜个八九不离十。而且越是优秀的产品,越是厉害的作者,论文反而越是容易读懂,可能是因为这些作者是真的高手,自己理得越清楚,写出来的论文越是脉络清晰、结构合理、逻辑严谨。
往期荐文可在 这里 翻阅。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BuildForev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