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卿又上热搜:活得漂亮的人,都有一股狠劲儿

2019-11-13  本文已影响0人  杜边边

作者:金子(富书专栏作者)

时隔八年,央视主持人大赛再度回归,一开播就迅速登上了热搜榜。选手们个个出口成章、表现不俗,被网友戏称“神仙打架”。

作为节目评委,董卿又一次上了热搜。

董卿的点评温柔而充满力量,一针见血的同时又不会让选手难堪,引发网友花式点赞。

大家可以感受一下:

医生是在看人的病,记者是在看病的人。

驭文之首术,谋篇之大端。一切的一切,最后我们都要听出你在说什么意思,这才是最重要的。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虽然她只有寥寥数语的点评,依然让我们感到惊艳。

看似云淡风轻,背后却是不为人知的辛勤付出。

在一次访谈中,记者称呼董卿"女神",她却说了另一番话,“每个女神,她的另一面都是女汉子。如果没有那种强悍,没有那种坚持,没有对自己狠一点的那股劲儿,你是成不了女神的。”

狠得下心,才成得了事。

真正厉害的人,都舍得对自己下狠手

为了在舞台上呈现出最好的自己,她愿意去吃苦,愿意在压力中抗争。

每次演播前,为了做到最充分的准备,董卿可以从早上七八点到凌晨两三点、三四点,待在书房一步也不离开,一整天沉浸在台本中,除了必要的喝水、吃饭。一遇到某个细节,她就会搜集补充相关的资料。

亲切诚恳的主持风格,源于她刻苦的勤奋的努力。

她曾经最怕形体课,工作多年后,她却自己去上形体课。

虽然身体不像年轻人柔韧度那么好,但她愿意自找苦吃,找老师练习压腿、下腰、劈叉等动作。

她的努力,时间看得见,观众也看得见。

对成年人来说高难度的形体训练,潜移默化渗透在她的举手投足间。

我们看得见舞台上的她举重若轻、行云流水,我们看不见的是她为此付出多少心血和汗水。

哪有什么轻飘飘的成功,哪有轻易得来的果实。

看似不经意的一句话,却是经年累月厚积薄发的沉淀。

最近看到一个狙击手的短片,同样被震撼到了。

视频中的狙击手是全照亮,只见他瞄准989米外的气球,冷静地扣动扳机,子弹射出,气球应声而破,弹无虚发。

要知道他使用的狙击枪有效射程只有600米,这次射击的难度相当于用肉眼瞄准100米外的针管,他是名副其实的“枪王”。

更令人惊讶的是,他曾经是一名网瘾少年,高考落榜后,他一度沉迷于网络,村里的孩子对他避之唯恐不及。

然而,当他17岁那年来到天安门看升旗仪式后,他下定决心:一定要穿上这身军装。

他成为了一名普通的船艇兵,当他终于有机会参加狙击手训练,他像抓住一棵救命稻草般,拼尽全力做到最好。

在训练中,狙击手要一动不动趴在水泥地上,即使他手臂受伤流脓,他依然咬紧牙关坚持1个小时趴在地上。

在后来的狙击手竞赛中,他甚至超越了特战部队的精英选手,拿到7个科目满分,成为所在战区最优秀的狙击手。

昔日的网瘾少年,成为今天的顶级狙击手,中间是重复了无数次艰苦的训练。

运气不可以选择,但可以选择狠心吃苦。

谁也不可能生下来什么都会,谁都不是一开始就成为高手。

一个人真正花费时间和精力去做一件事,才会有化蛹成蝶的蜕变。

真正厉害的人,都舍得对自己下狠手。

狠得下心,才成得了事

2005年,董卿主持《欢乐中国行》的时候,平均每个月要走六七个城市,大部分时间不是在飞机上,就在火车上、高速公路上。

到了酒店,排练,演出,然后第二天赶路,到达一个地方,离开一个地方,结束一场演出,开始另一场演出。密集的行程安排,过程是挺辛苦的,以至于有一次临上台之前,董卿突然反应不过来自己在哪个城市,脑子一片空白,只能折返回来看台本。

制作《朗读者》期间,她每天四点睡,八点起,仿佛她永远那么年轻。

和董卿搭档过的主持人这样形容:她是以命换声

鲜花和掌声的背后,是旁人难以想象的艰辛。

就像那句话说的,不逼自己一把,你都不知道自己有多大潜力。

同样令人佩服的还有清华毕业生张薇。

出身寒门的她,一路走来并不容易。刚刚入学时,她做高数作业,要比同学多花三四倍的时间,竞选班长落选了,仰卧起坐100分只拿到20分.....

面对这样的落差,张薇也曾感到沮丧。但她不服输,她选择死磕自己,倔强地去攻克一个个难题。

后来,她和同学一起获得“辩论好声音”的冠军,她如愿成为班长,仰卧起坐当然不在话下,并且拿到了优秀奖学金。

她在日记中写下这样一句话:“无论如何,不许退缩,不许不努力,决不许放弃。”

活得漂亮的人,都有一股狠劲儿。

很多成绩所以能实现,回头一看,那都是被逼出来的。

正如肖骁在第四季《奇葩说》夺冠时所说:最可怕的不是因为你没有努力你输了,最可怕的不是后悔,最可怕的是“我本可以。”

当你有一天到达山顶,转身才发现,原来真的可以,原来拼命是值得的。

逼自己一把,挑战不可能

董卿从小受父亲的影响,对自己严苛的要求是流淌在她血液里的。

我们看到的董卿温柔大气,实际上,《朗读者》制作团队的成员对她的评价是:事无巨细,严苛挑剔。

就像她说的:把每次上台都当作第一次,把每次访谈都当作最后一次。

有这样一个细节,《朗读者》送到央视领导审查,当得知仅仅用一个小电脑审查的时候,董卿认为这样是不可以的。工作人员告诉董卿,这么多年来,央视对所有节目的审查都是用电脑进行的。

董卿不接受,她说:所有节目都这样,并不意味着你要这样。

基于她多年在媒体行业工作的经验,她坚持连接电视,找不到方法就不开机。在她的坚持下,这件事15分钟内就得到了解决。

从连续十三年的春晚主持,到诗词大会的评委主持,再到制作人,她把一个个不可能变成可能,她愿意去追求完美。

明明已经是响当当的央视一姐,她却决定去美国深造,继续充电学习,因为她害怕被自己以往的套路束缚。

当我们以为她已经到了事业巅峰,她却执着地再造巅峰。

于是有了《朗读者》这样的节目,让我们感到耳目一新。

同样勇于挑战的还有张泉灵。

她在央视工作18年,当时已经是知名的主持人,可她却放下一切,毅然决然转身离开,后来成为投资人。

在事业巅峰期决定从头开始,难度之大可想而知,但她没有向困难低头。

不到万不得已,绝不轻易妥协。

完美是永远不能到达的彼岸,但我们可以去突破。

科幻作家阿瑟•克拉克的墓志铭上面有句话:我永远都没有长大,但我永远都没有停止成长。

不断追求自我完善,因此一直在成长和学习的路上。

对自己狠的人,总是想方设法做到十二分。

他们从不敷衍,不假装努力,因为结果最真实。

写在最后

《流浪地球》的导演郭帆,曾经写下了这么一段话:

“如果你要拥有你从未有过的东西,那么你就必须去做你从未做过的事情。”

狠心吃点苦,把不可能变成可能,就是每个人的成长历程。

不可能到可能有多远?有时候并没有多远,就看你对自己有没有要求,就看你愿不愿意逼自己一把。

你不需要做多么厉害的事,把眼前的小事做到最好。跑步三公里,读10分钟的英语,也是一个人的自我完善。

《士兵突击》中有句话:人不能太舒服了,太舒服了会出问题。

随波逐流是舒服的,狠下心来拼一回是痛苦的。

放弃很容易,坚持却很值得。

只有肯对自己下狠心,才能迎来真正的改变。

逼自己吃点苦,今天你多做一件你不愿意做的事,往后就多了一件你能做的事。

在这个世界上,有没有一个你愿意守护的人?

有没有一件你答应自己一定要完成的事?

如果没有,愿有人替你负重前行。

如果有,愿你像战士一样活着,打磨自己的专属铠甲,一路披荆斩棘。

作者简介:金子,富小书的人,富书专栏作者;爱阅读、爱写作,相信文字有温暖人心的力量,相信改变会发生;富书2018重磅推出新书《好好生活》。

注:本文章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