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儿童身心发展规律,捕捉成长的每个关键期”
2017-07-03 本文已影响82人
26087a41a642

这两天利用碎片时间听完了翁亦奇老师的“解读儿童身心发展规律,捕捉成长的每个关键期”,里面重点包含三个内容,受益匪浅:第一:儿童身心发展的四个阶段;第二:儿童发展的31个敏感期(内容较多,另分章节) 第三:孩子的三个叛逆期。
一、儿童身心发展的四个阶段:
(1)婴儿期(0-3岁)
特点:喜欢重复、模仿
家长注意:提供良好的环境及陪伴,缺乏陪伴会让孩子缺乏安全感。
(2)幼儿期(3-6岁)
特点:喜欢探索和思索。
家长注意:学会放手让孩子去做,正确引导
(3)学龄期(6-12岁)
特点:喜欢交朋友,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
家长注意:帮助孩子确立他的志向,激励他为理想而努力。
(4)青春期(12至18岁)
特点:自主自强。
家长注意:适当引导及认可,允许孩子犯错,因为他们可以自我纠正,最重要的应该是确保小孩人格的正确发展。
二、儿童发展的31个敏感期(内容较多,另分章节)
三、孩子的三个叛逆期:
1. 2-3周岁:
孩子特征:孩子相对比较烦躁,处于自我意识的敏感期,什么事情都想自己来
爸妈反应:不放心让孩子自己来
建议:不要命令、多提醒,多给孩子做选择题。如孩子不洗澡,你可以问他“你是自己洗呢还是我来帮你洗呢?”;孩子不睡觉,你可以问他“你是让我讲故事给你听睡觉呢,还是拿着小熊睡觉呢?”
2. 7-9岁
孩子特征:上小学后,孩子开始觉得自己可以独立了
爸妈反应:依旧不太放心
建议:多和孩子商量、多沟通,让孩子自主做决定
3. 12-15岁
孩子特征:青春期,生理成熟,心理不成熟,想法较多但很多都做不到,容易受打击
爸妈反应:家庭矛盾相对会比较多一些
建议:像朋友一般,多参与孩子的想法及活动,多支持及认可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