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交易模型

2019-08-01  本文已影响0人  柯树

最近一段时间,开始尝试用一个开放式的面试题

如果你来负责银行的信用卡“接送机服务”项目,在A市中需要安排多少辆车和多少个司机?

这个问题带来了很好的效果,其实是在考察求职者的两个层次上的能力

低层次考察如何满足用户需求,认知用户

高层次考察如何从银行的角度去设计整个产品,节省效果保证效果达成目的

产品经理需要掌握两个模型

用户模型和交易模型

用户模型:基于能获取到的用户样本,建立一个对用户的认知体系,仅靠数据分析去认知是存在偏见的,需要在无数的场景下,差异化大量的个人样本来抽象用户

交易模型:企业、产品与用户的关系,建立模型的目标是达成商业价值和用户体验的闭环模型

企业———产品———— 用户

进行价值交换的过程

理解交易模型,需要迭代以下两个认知:

什么是用户?

用户不是自然人,用户是自然人在特定场景下的特定需求集合,并且用户随着内外部场景的变化而变化

什么是需求?

需求不是痛点,需求可能是痛点的某种商业化价值表现,用户价值、愿付成本和企业成本

商业价值=愿付价格-成本属性(如Boss直聘并不是要满足招聘者的痛点,而是要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招聘者的愿付价格(货币、体力、时间等等),降低企业平台的成本(生产成本、营销等等))

当一个自然人具体的场景产生需求,并且这个需求满足一定的商业价值,具象化之后才形成一个成功的产品

值得注意的是,当

用户的主观效用>用户成本

企业收益>企业成本

时,企业和用户的交易才可能达成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