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字那点事儿》:行之有效的可练书法
阅读,大量阅读,从千千万万本书中找到一本真材实料的书。
又从一本书的千千万万个句子中寻到一句话。
这句话也许给你启示,给迷茫中的你指明方向;这句话也许是解开难题之锁,让你赫然开朗;这句话也许是一道温柔的月光,抚慰你受伤的心灵。总之,这句话让你虎躯一震。
那么,花那么多功夫和时间是有所值得了。我们有时候读书不是为了让自己越来越丰富,相反,读书让自己越来越简洁。大道至简,求知也就是求大道。
这就是阅读的意义了!
昨天,一个阳光普照的日子。下午三点的太阳似乎有些疲倦,强撑着光芒着预示只是一个普通的日子。
能怎么着呢?预借的书到了,我得赶紧去弄来,不然图书馆上又给上我黑名单。
站在借书柜前,扫码,按键……极其不人性的借阅方式,进进出出,折腾了半天,才借完剩下的份额。咦,书柜上有一本书还蛮特别的,《写字那回事儿》,既不像营销鸡汤书,也不是功利成功学,仿佛斜来的闲散一笔,有着某种调侃纯熟的味道。
是讲写作的,还是练字的?借来看看。
晚上,躺在床上随便翻翻,不抱多大指望。结果,慢慢地就坐到书桌前,还不过瘾,打开纸笔开始写写划划。时间不知不觉几个小时过去了,“今天要把这本书读完”,我暗暗下了决心。
许久都没有像这样一口气读完一本书。仿佛在丛林里散步,迫切地想要知道前面还有什么奇花异草,怪异山石。
学生书写惨不忍睹是公认的事实,所以要抢救、须急治。奄奄一息,先要恢复体力;体弱气虚,滋补品不宜大鱼大肉,最好是适口的稀粥。
根据这个常识,要求学生模仿顶级法书就胃口太大,放下身段先求过关才是合理的策略。目标和范字,先求“过得去”,走一步有一步的实效,才能建立自信、逐渐康复。
有可能做到,学生才有尝试的动力;肯定“够不着”,就注定“和我没关系”。把改变现状的寄望于唐碑晋帖颜筋柳骨,会使学生心生畏惧敬而远之。其实,只要落笔简明肯定,结构匀称合理,就可以心安理得皆大欢喜。关键还要使学生能看到自己的成绩——或者是对笔画的关系和笔力逐渐有了主动意识,这都是可贵的书写素质。
文章关于如何使字写得“简明肯定,结构匀称合理”都有非常可行的方法。照着该书方法写一写,就明白字写得好看的真正道理了。
主讲“汉字架构规律”,这真是一本奇书。
作者是首都示范大学退休教师,而且也是书法大家,简而言之,这是一位又会教又会写的先生。他总结出来的经验有理可依,有章可循。另外他多次接受启功大家的耳提面命,在书法的见识上是极为开阔而且深邃。
这样一个集博学与经验于一身的人,为普通人写出这样一本深入浅出的书,不仅可解决我们平常书写的问题:就算练了书法,我们快速写字时候为什么不好看?对以书写考试为目标的学生来说,字迹流利又漂亮尤为重要。
启功先生认为,汉字形象的合理好看,起决定作用的是它的结构而不是用笔。
作者认为:所有汉字的造型,其实都由一个“幽灵”管着——只要逮住它,叫它听使唤,就能把所有汉字都写对写好。
书法家写撇捺,都遵循“位置决定走向”的原则,是因为他们也都被“类同的空白”这个幽灵管着,只不过说不出“所以然”而已。
突出主笔是扩展字形的重要手段,它既不会造成全字空白失衡,还会增添“美妙腰身”。汉字的高和宽都有突出主笔的可能,但每个方向只能一次;汉字中只要存在撇捺对称结构(春),通常撇捺扩张的主笔。
等等,文中用了大量书法原字进行分析比较归纳,还有许多精彩。
我决定花几天时间逼着孩子跟着书上示范练一练,掌握核心思维。
接着让他每天的作业写完后,利用这种心法重新抄一遍,不为别的,就是练习。因为练字的方向正确了,接下来就是“练”。也是王阳明所说的“知”和“行”。
写好了字后,就是练“文”。考场作文而言,字好看既成功了一半,文结构完整,主题深刻,语言流畅就是成功了全部。啊,练“文”有没有这样有趣又有料的书来指导呢?写好文章有没有章法可行呢?
吾将上下而求索。继续阅读,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