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想法

你是士兵还是侦察兵?

2018-05-14  本文已影响174人  奚磊Morry

不知道你有没有经历过,主观情感会影响我们对于事实的判断,造成某些糟糕的后果。
事实上,很多人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主观偏见,甚至还认为自己是理性客观的。

想象一下,你是一个身处激烈战争中的士兵。也许你是一个罗马步兵或者蒙古的骑兵,又或者是一个印第安勇士。不管你是处在怎样的时代和战场,有些东西是相同的。
你的肾上腺素上升,而你的行动源于那些最原始的条件反射,那种出于保护自己和战友,并打败敌人的需求的条件反射。

再想象一下,扮演一个完全不同的角色,侦察兵。侦察兵的工作不是攻击或者防御,而是认清形势。
侦察兵是那些走出营地去测定地形、识别出可能的障碍的人。侦察兵也许很希望刚好在合适的位置有一座桥,可以跨过某条河。但更重要的是,侦察兵想要弄清楚那里到底有什么,越精确越好。

在一支精良的队伍中,士兵和侦察兵都是必不可少的。但是你也可以把它们想象为一种思维模式——一种关于我们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处理信息和想法的比喻。

不管是拥有好的判断力,做出正确的预测,还是做出好的决策,几乎都跟你处于哪种思维模式相关。

历史上有这么一件事,1894年法国总参谋部的军官在废纸篓里发现了一张撕碎的纸,拼接起来后显示他们之中有人向德国出卖军事机密。随后他们开展了深入的调查,嫌疑人很快锁定在这个人身上,Alfred Drefus。他没有任何不光彩的记录,没有做过坏事,没有所谓的动机。但是,德莱弗斯是军队里那个级别中唯一的犹太军官,并且不幸的是,那时的法军非常地反犹太。于是他们将德雷福斯的笔记和那张纸对照,得出笔迹一致的结论。士兵审查他的个人历史以寻找任何能表明他有罪的细节,他们和他的老师谈话,发现他在学校学过外语,这清楚地表明了一种想要在以后的生活中跟外国政府相勾结的愿望,老师还说Alfred Drefus出了名的记忆力好,这不是很可疑吗?因为间谍需要记住很多东西。

审判第一天,德莱弗斯即已充分证明该文件与他无关。但此时,总参反间谍处的亨利少校已下定决心,不顾一切也要给德莱弗斯定罪。他在秘密审判中以其军官的荣誉发誓说“有一位无可指摘的人物说德莱弗斯是叛徒!”,并拒绝透露该人的姓名。

同时,法国军方为了给这个犹太军官定罪,为德莱弗斯编造了一份秘密档案。在档案中,他们捏造德莱弗斯的历史,篡改一些电文,然后提交给法庭。

于是,1894年12月,在人们高呼“杀死这个犹太人”的声浪中,法国军事法庭宣布德莱弗斯因泄漏军事机密给敌国而犯有叛国罪,他被带到公共广场,仪式性地撕下他支付上的会长,并折断了他的佩剑,之后终身流放魔鬼岛。


这件事情中,我有一个疑问:为什么这些军官如此笃信德莱弗斯是有罪的,并且他们不是设套、诬陷,而是真的相信他有罪。难道只是因为他是犹太人?就可以凭借微不足道的证据定罪,那么这样的思维究竟是怎么回事?

这就是科学家称之为“动机性推理”的一个案例。正是这种存在于我们无意识的动机以及我们的欲望和恐惧,塑造了我们解读信息的方式。有些信息和想法感觉像是我们的盟友,你希望它赢,还有些信息和想法是敌人,你只想打败它们。因此“动机性推理”可以称之为“士兵型思维模式”。

理性永远都是一般人所缺乏的, 当裁判叛你支持的队伍犯规时,你会很积极地找理由去证明他是错误的,如果裁判判对方犯规时,那太好了,是正确的,没必要深究。又或者是,你的一位朋友参加比赛需要投票时,大部分人会忽略比赛本身而选择支持自己的朋友。

我们的判断无意识地受到个人喜好的强烈影响。而且这种现象非常普遍,它影响着我们如何看待健康和人际关系,如何决定投谁的票,以及怎样看待公平或道德。最可怕的一点是,士兵思维根植于我们的潜意识,我们认为自己是客观公正的,但结果也许并不公平,甚至会毁掉一个无辜者的一生。

故事并没有结束。德莱弗斯的被捕后,军事情报依然不断走漏。1896年3月,法国情报部门截获了德国武官施瓦茨考本写给一名法国军官的一封尚未付邮的“蓝纸快信”。收信人是费迪南·沃尔申一埃斯特拉齐少校。内容虽系商务联系,但可看出两人关系非同一般。法军反间谍处处长皮卡尔后来在查阅埃斯特拉齐的档案时,看见了他当年要求调往参谋部工作的申请,发现字迹与德雷福斯案件中那张便笺一模一样。皮卡尔是军队中少数信奉新教的军官之一,也和其他人一样认为德莱弗斯有罪,但是在这件事上,他产生了疑惑“如果我们都错怪了德莱弗斯呢?”于是他将这个发现上报给副总参谋长贡斯,并敦促军队重审此案。但是上级并未对此事在乎,之后的法庭重审依然判决德莱弗斯有罪,同时皮卡尔被控告对军队不忠之名逐出参谋部,发配到突尼斯边境与阿拉伯人交战。

幸运的是,整个法国对此判决震怒了, 一场由保皇主义者、教权主义者以及民族沙文主义者参加的反犹太运动开始了。之后几年的反抗浪潮终于在德莱弗斯冤案12年后得到平反,历史上最大的政治丑闻也告一段落。

很多人觉得,皮卡尔在此案中并不算是英雄,因为它反犹太。但正是这点让人更加钦佩,他没有和同僚一样带有相同的偏见,他本可以和大家站在同一阵营,但是他为了真相不惜牺牲自己的仕途,更令人动容。

所以皮卡尔是一种“侦察兵型思维模式”的典型。他没有在事情上添加主观的判断,而是尽可能准确、诚实地找出事实真相,即使真相并不是那么赏心悦目,也甚至要付出一定代价。事实上,日常生活中,大部分的人都或多或少的带有主观偏见,但我疑惑的是,在什么情况下,有一些人能够暂时抛去偏见和歧视,转而追求客观事实的真相?

答案是情感。

“士兵型思维模式”会存在保护部落和阵营的情感倾向,维护自身所处的群体利益。

而“侦察兵型思维模式”则是另一种情感,他们拥有很强的好奇心和求知的驱动力,为了解答自己的疑惑,会暂时抛去自己的立场,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进行客观的分析求证。他们是以事实为依据的,不会因为与自己的想法不符而恼怒,还会为得到答案开心。这其实就是批判性思考。

每个人都不免陷入主观情感的境遇,但是如果我们想要提高判断力,我们需要的不是逻辑、修辞、技巧上的指导,而是“侦察兵型思维模式”。我们需要改变对待事物的方式,求证事实而不是维护立场,即使与现有观点不符,这时候更加是你成长的机会,一个从更广阔视角看待世界的机会,我们应该感到好奇和欣慰,不是羞愧和恼怒,对吗?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