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与建筑旅行

Flavors of Lisbon | 里斯本完全不攻略

2016-11-22  本文已影响142人  8057cce82802

9月4日,2016年度世界旅游大奖(WTA)颁奖典礼在意大利撒丁岛落下帷幕,葡萄牙在此次颁奖仪式上荣获24项大奖,满载而归。这个深秋,我逃离了巴黎连绵的阴雨天,飞向了伊比利亚半岛这片神奇的土地,脱掉厚重的毛衣奢侈地回到了夏天。里斯本的古老和衰败有一种致命的美感,而这个城市跳动的都市生活同时吸引着你去发现,去获得全新的灵感,很久没有被一个地方如此打动过。如果你也去里斯本,这份不太寻常的城市指南或许能带给你一些意外的惊喜。

1. 去A Cevicheria吃章鱼

“Kiko Martins先生早年求学于巴黎蓝带...2010年与妻子环游世界,历经26个国家,其间均与本地人家一起聚餐,待其返回葡萄牙即出了两本书,还曾任电视节目Chef'sAcademy和Cook off的评委……”

在出租车上一边翻着机场顺手拿的城市指南一边和同伴打趣说好想找这样的男友哦,突然发现就是他创办了我之前在KINFOLK上一见倾心的餐厅——A Cevicheria。到酒店匆匆放了行李便从Cais do Sodre一路上山,饥肠辘辘的我都顾不得欣赏沿路的风景,一门心思想着要在开始营业之前赶到(12:30开始营业,13:00之后就要排长队咯)。一推门便看到那只标志性的巨大章鱼悬空雕塑,整个餐厅的淡色调装饰都散发着里斯本特有的海洋气息。点了主厨推荐的six course,前三道都是风格互异的Ceviche(看店名就能猜出的招牌菜式——酸橙渍生鱼)。虽然基调都是酸橙,却因为搭配了不同的食材,吃起来并不觉得单调。招牌的炭烧八爪鱼和吸了墨鱼汁的土豆泥也有着特别的风味,配上一支葡萄牙本地的白葡萄酒,里斯本之旅就在这样的微醺中启程。

2.在特茹河边吹风喝啤酒看日落

里斯本正午的太阳到了深秋都还是烤得人走不动路,午餐后索性回房间冲凉睡觉。出发的前一天晚上还在熬夜赶报告,飞机上也一直在写幻灯片,一觉过后才觉得终于进入了放松的假期模式。下午4点多已经凉快了不少,同伴提议说去特茹河边走走吧。既没有地图也没有当地手机卡的我们决定就这么漫无目的地从Cais do Sodre一路向东,很快就溜达到了商业广场。在1755年大地震之前这里曾是皇宫所在地,震后重建时才形成了如今的柱廊建筑,回廊和建筑的墙面都漆成了黄色,依稀能感受到帝国昔日的光辉岁月。广场的一端高耸着“荣耀为美德和勇气加冕”的凯旋门,向北即繁华的奥古斯塔大街。而商业广场本身几乎成了里斯本的游客集散地——这里是全城电车站最集中的地方,在广场边稍稍驻足就能看到一批又一批的游客在广场上拍照留念。

再往东走突然看到了一片密密麻麻略显陈旧的老房子,毫无统一风格的墙面和晾晒在窗外的衣服,组成了奇异的视觉轰炸。直到认出了高耸其中的里斯本主教堂,才反应过来已经走到了里斯本最古老的城区——Alfama。这个词来源于阿拉伯语Al-hamma(喷泉、浴室),在摩尔人统治时期,Alfama就是整个城市。后来城市扩展到西面的Baixa,Alfama就成了渔民和穷人居住的地方。走进这群拥挤的两三层小楼,随处可见神秘的街头涂鸦和肆意交叉的电车网,杂乱之中却有几分特别的味道。佩索阿也曾写道:“只有这里能让你感受往昔的里斯本:建筑、街道、拱门、阶梯、木阳台,还有人们最真实的生活形态:嘈杂、聊天、歌声、贫困和垃圾。”

等到返回河边的Avenue Ribeira das Naus,太阳已经低低地挂在了远处的425大桥上。街头卖艺的歌手开始了一天的生计,周围的人群也都伴着音乐轻轻摇摆。沙滩上的艺术家堆着彩色的石块,让人觉得又诡异又忍不住想要看个究竟。不同于早晨的繁忙和白日的冷清,这个时候的岸边满是悠闲散步的人。在小食铺买一杯当地的冰啤酒,倚在躺椅上看停靠在岸边的船只和来来往往的人群,很难讲清人生还有多少次机会拥有这种一瞬间的满足。

3. 在贝伦区漫无目的地瞎逛

早晨起来搭火车去看大发现纪念碑和贝伦塔,却阴差阳错地提前一站下了车。看了看地图也不是太远,索性一路往西散步过去。4.25大桥以西的特茹河水面突然变得开阔,偶尔路过的船只沐浴在柔和的晨光中,在水面拉开一道道波光。一路上都是开车垂钓的市民,他们把鱼竿插在地面的小孔里,从后备箱里拿出折叠椅和啤酒,悠闲地享受周末的早晨。骑自行车的情侣、郊游的小学生、咖啡馆的露天座位,一切微小的细节都让感受到真切的美好。远离了老城区熙熙攘攘的游客,这里更有几分里斯本生活本真的样子。漫步其中不禁有点窃喜,要是真的在google map写的那一站下车,恐怕只好错过这番美景。

大发现纪念碑的外墙正在修缮,被脚手架围了起来,看不到那一组振奋人心的雕像。但纪念碑顶层的观景台依旧是一个值得一去的地方,这里看到的里斯本一半是绵延在山丘上的城市,一半是即将汇入大海的特茹河,和城堡上看到的满是红房顶的panorama相比有着另一种震撼。视线的另一端是临水而立的贝伦塔,500年来就是这座堡垒守护着特茹河入海口,当年达伽马和卡布拉尔都是从这里启程,分别驶向印度和巴西。远远望去,贝伦塔既像灯塔又像城堡,四面见方,塔身是摩尔风格的岗楼,承袭了曼努埃尔一世的华丽设计。这里最早是王室行宫,后来做过要塞堡垒和关押犯人的水牢,现在被辟为军事博物馆的一部分,纪念昔日航海大国的辉煌印记。

俯瞰纪念碑前方由一块块地砖拼成的航海图

4. 去Lx Factory喝啤酒逛书店

从修道院出来搭15路电车,几分钟就能到达这个隐匿在砖房里的艺术中心。LX Factory曾经是建于1846年的印刷厂和布料工厂,伴随着这些年的国际趋势,曾经的老厂房和仓库也被改建成了各具特色的商店、餐厅和画廊。虽然面世的时间不久,它的艺术氛围和驻扎的店铺水平却完全不输Williamsburg和798,之前华为和莱卡合作的手机也选择了在这个酷酷的园区全球首发。

而让我最初发现这个好地方的则是一间刷遍了全球书店榜单的独立书店——Ler Devagar,中文的意思是“缓慢地阅读”。飞翔在空中的自行车少女和背景数十米的书墙让人一进门就忍不住叫好。高挑的室内空间被钢结构分割成了三层,二楼是一间小小的咖啡馆,三楼则是七十多岁的艺术家Pietro先生的Studio,陈列着各种版画,古老的艺术品,还有他自己的小型装置作品。他总是以异常的热情拥抱着全球各地来书店朝拜的人,滔滔不绝地讲述着他自己的艺术创作理念和灵感。这里的藏书之丰富也是十分意想不到,甚至看到了葡萄牙语的《人间失格》和《道德经》。除了大量的各国语言书籍之外,还有许多各个年代流传下来的二手书和画册,随便翻翻就能感受到这个民族的古灵精怪。

整个LX Factory占地面积并不大,是一个非常紧密、活跃的小社群。园区里有很多流动书店,卖的都是店主私人非常喜欢的书籍和杂志,每一本书都传达着店主独特的喜好和品位。下午16点过后许多咖啡馆酒吧都到了happy hour,新鲜的当地啤酒1欧可以喝上一大杯,2杯啤酒下肚周围的餐厅也都到了营业时间。如果没有足够的时间可挥霍,LX Factory可能是一个危险的选择,因为那是一个进去了就出不来的地方。

5. 去Time Out市集大快朵颐

走出Cais do Sodre 火车站,TimeOut Market就坐落在街对面的新古典主义建筑里。Mercado da Ribeira早在1100年就已建立,到了1600年已经是闻名欧洲的商业交易中心。经历了1755年的大地震和1893年的大火,以及先后几次重建扩建,Mercado da Ribeira最终在这个占地1500平方米的方形建筑里得以保留。2010年全球老牌城市指南杂志Time Out赢得了里斯本市政府招标获得了Mercado da Ribeira一层的一部分经营权,经过一番长期改造,2014年全球首家(也是至今唯一一家) Time Out市集开始在这座充满活力的城市迎接第一批客人。Time Out借着自己独特的审美、风格和资源,邀请来了全城最热门的品牌餐厅、咖啡馆和酒吧,售卖自己的招牌菜单,所以这里几乎汇集了里斯本最好的美食(最好的牛排,最好的汉堡包,最好的寿司和最好的现场表演)。走进这个有着千年历史的大市场,一边是由Time Out精选的24个餐厅,8个酒吧,十几家商店和一个高端音乐场所。另一边依旧是里斯本最古老的当地食品市场,售卖鲜花、水果、海鲜、香料等食材——此举不仅打造了一个新的旅游目的地,更把当地生活和整个Cais do Sodre社区有机地融入进了游客的体验,想想也只有Time Out能做出这么酷的改变。

作为一个Time Out杂志的狂热粉(论城市指南的调性,我一直喜欢Time Out多过Lonely Planet),早在几年前就已经知道里斯本有着这样一个神奇的地方,几乎是带着朝圣的心情在市集里来来回回挑选最想要尝试的美食,实在有一种后悔自己没有多长几个胃的遗憾。

6. 在瓷砖博物馆享受一个幽静的下午

里斯本瓷砖博物馆隐匿在远离老城喧嚣的山里,是消磨半天时光的好去处。摩尔人带来的瓷砖文化到今天依旧影响着葡萄牙人的房屋装修风格,公寓楼的外墙、教堂的装饰画,地铁站的墙壁,处处都是让人感叹的美好设计。由维埃拉•达席尔瓦和胡里奥•波马尔等葡萄牙艺术家发起的里斯本地铁站瓷砖墙项目在国际上好评如潮,以至于现今在布鲁塞尔、巴黎和悉尼等好多城市的一些地铁站都能看到他们的瓷砖艺术作品。但要想更好地了解瓷砖的历史和生产工艺的演变,不妨还是花半天时间到瓷砖博物馆里认真逛逛。

葡萄牙语的azulejo来源于阿拉伯单词 Al-zuleique,意思思是“光滑的小石头”。中世纪时摩尔人使用瓷砖装饰的地板和墙壁得到了葡萄牙国王们的赞赏,因而从 15 世纪开始瓷砖这一民间艺术形式在建筑上逐渐取得了重要的地位。到了18 世纪,瓷砖从简单的重复纹理的装饰画“入侵”到了教堂和修道院、宫殿和房舍,成为了贵族和教会装饰建筑内部的主要形式。博物馆里收藏的瓷砖许多都有了几百年的历史,跨越各个时代的风格和语言,上面的几何图案不仅取材于生活中的山水鸟兽,也有各种大航海时代流行起来的蓝白海天色组合,而那些占据整个墙面的大型瓷砖装饰画也用流畅的线条讲述着圣人的故事、描述着世俗的主题,这种精妙的美感即便以今天的眼光仍然觉得惊叹。

博物馆顶层最大的展厅里陈列着里斯本在1755年大地震前的瓷砖全景图

本来只计划待2个小时,却忍不住在每一块瓷砖前驻足,几乎都忘记了时间的存在。为了躲避正午的酷热,索性点了啤酒和三明治坐在博物馆的露天餐厅里慢慢吃。整个花园又安静又舒服,种满了各种各样的热带植物。除了喷泉的水流声和偶尔传来的餐具碰撞的声音,几乎没有任何游人的嘈杂。整个瓷砖博物馆本身就像是一件巨大的艺术品,安静的庭院和宅邸与精美的瓷砖相得益彰,是一次让人心满意足的美的旅程。

7. 参加一次免费的城市Walking Tour

自从在布达佩斯发现了这种探索城市的独特方式,每去到一个新的地方都还是会习惯性地参加一次Walking Tour。这次的导游26岁,工程学背景,管理学硕士,讲丝毫不带口音的英语,对里斯本的历史、文化、建筑、艺术有着百科全书般的知识,却因为国家经济衰退的影响在连续打了几分零工之后开始了这份tip-based的工作,然而他对这个城市的热爱让我甚至有点分不清这样的遭遇究竟是幸福还是不幸。

整个3小时的行程从Baixa区的一个小广场开始,一路沿着高低起伏的山路,走过道路两旁充满雅趣的商店和神秘的小巷,以及隐藏在背后的故事,最终在圣乔治山北坡的Mouraria区停下。一路上导游细细讲述了里斯本大航海时代举世无双的荣耀,以及地震、宗教和战争如何摧毁了曾经的辉煌。我像是一个干涸的木塞突然被扔进了大海,吸收这这个城市厚重的历史和几百年来的遭遇。而这些故事像一层忧伤的滤镜,让我能够重新感受前些天看过的那些美景。

沿途充满雅趣的商店 每一个橱窗都讲述着一个故事

和罗马与旧金山相似,里斯本也是一座七丘之城,有人将其神秘的建城历史归于尤利西斯与仙女卡利普索的邂逅。传说尤利西斯抛弃卡利普索后,伤心欲绝的仙女把自己变成了一条蛇,蛇身化成了这七座山丘——西临阿尔巴拉辛山,东南北三个方向彼此拉伸,最后在广阔的特茹河入海口聚拢,里斯本这座城市和他的世俗生活就在这些山坡上生长。

8. 探寻佩索阿在这个城市留下的踪迹

短暂的葡萄牙之旅于我算是了却了一个长达两年的心愿。此行之前我对这个国家所有的了解和期待,都来自于2015年初的一期单读音频——“孤独的小职员的反抗”。不太记得当时反复听了多少遍,但不论是节目中那段葡萄牙民谣还是这个我之前从未听说过的作家,都一瞬间俘获了我。佩索阿生前一直是一个默默无闻的贸易公司的会计,每天下班后在租来的小房子里写作,他在餐巾纸上、工作笔记的背面、甚至在自己其他作品的边缘写下了大量的呓语,却让半个多世纪之后的欧洲文坛大为震惊。《不安之书》对于那个阶段面对各种各样可能性的我是一个巨大的提醒,让我能够在迷惘中再一次思考自己渴望什么、需要什么,而不是在惊慌失措中随波逐流。而佩索阿这种高度自我观察式的生活也很大程度上是我这些年用以对抗日常焦虑的方法。

Rua da Garret上的巴西人咖啡馆是佩索阿生前常去的地方,门面的招牌历经一个世纪的洗刷已经有些陈旧,颧骨高耸怪笑着的老头也给这间咖啡馆增添了几分诡异。绿色的木门里是一些整齐排列的巧克力色木桌,墙壁上巨大的镜子里映着橱窗里的食物、架子上的酒和天花板上垂着的老吊灯。在这里点一杯当地人最爱的bica黑咖啡,坐在镜前慢慢想象这个一百多年来一直是几代知识分子聚集地的老店见证了怎样的世事变迁。

咖啡馆的对面就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书店Bertrand Livreiros,在这里买到了英文版的《不安之书》,翻了翻那些曾经非常喜欢的片段,觉得熟悉的同时竟然又有了全新的感受,里斯本午后的黄昏依旧像书中描写的那般,而佩索阿生活的拉多雷斯大街也依旧是Baixa区再普通不过的一条商业街。

Bertrand Livreiros旁边的小巷里有许多有意思的二手书摊

1985年,佩索阿的遗体被安放在修道院寂静的回廊中。不同于大航海时代的探索家,佩索阿声称自己对七大洲任何地方都没有兴趣,他只游历自己的第八大洲:“即便整个世界被我握在手中,我也会把它统统换成一张返回道拉多雷斯大街的电车票。”

修道院回廊内的佩索阿墓碑

葡萄牙之行已经过去快半个月,每次和友人聊起这趟短短一周的旅程还是忍不住回味这个国家带给我的种种意料之外的惊喜。只是每当对话进行到“不是大家都说Fado真的很值得一听吗? 你竟然没有搭超有名的28路电车? “这样的问题时我都有几分尴尬。确实,走进里斯本夜晚街巷编织的迷阵,到处都飘散着小酒馆里传出的歌声,只是若想撞上Fado真正的老灵魂还得靠几分运气——现实往往是你付了不少酒钱,却买不到那份真实的感动。而那辆经过巍峨的教堂和城堡、穿过罗马时代的断壁残垣的28路电车上总是沙丁鱼罐头一般地装满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实在是令我望而却步。反倒是随便搭上任意一辆穿梭在老城里的电车,看看当地人日常生活的模样来的更有意思。

仔细想来,好像不管去到哪个城市,我都懒得花大力气读攻略,研究路线和景点。当旅行经验逐渐增多之后,对于旅行的概念与期待就会慢慢有所改变。所以我最不爱跟人解释为什么我去这个地方却连最有名的那个景点都没去拍照。伴随我的旅行的是各种各样的懒散,以及这种自在所带来的美好的不期而遇。

Life is what we make of it.

Travel is the traveler.

What we see isn't what we see.

But what we are.

——Fernando Pessoa

关于作者

目前的身份是学生,就读于巴黎高等商学院(HEC Paris)

大部分时间都在学习,剩下的时间偶尔写写环游世界的旅行故事和漫长而陈杂的人生

欢迎转发,转载请注明出处,也可以来新浪微博找我玩(谷穗Serena)

微信公众号(SerenaGu),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