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工业大学机械工程系“皖南皮影戏”大学生体验式教育项目
青年教育网讯(校园通讯员:杨刚力)7月14日上午,合肥工业大学机械工程系“皖南皮影戏”大学生体验式教育项目专项社会实践团队在指导老师杨风云的带领下,来到了位于宣城市水东镇水东老街的皖南皮影博物馆和民俗博物馆开展暑期三下乡调研活动。
采访冯正湘老师. 采访冯正湘老师.活动前期,团队成员通过电话采访了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皖南皮影第九代传承人——何泽华老师,外出学习的何老师帮我们引荐了他的妻子——冯正湘老师负责接待我们团队的专访。冯老师向我们阐释了皖南皮影戏的困境,描述了政府和传承人等为皖南皮影戏的发展与传承所做的种种努力,随后她带领我们参观了皖南皮影博物馆和民俗博物馆,并和团队成员一起观看了一场皖南皮影戏。
参观皖南皮影博物馆冯正湘老师向我们讲述了何馆长在创办皖南皮影博物馆过程中所遇到的重重困难,从初期的资金投入问题到现在的寻找传承人问题,每个问题上的小突破都耗费了何馆长极大的心血。只有争取政府支持,争取民间力量的投入,才能让皖南皮影戏重焕生机,这些年来,何馆长先后为“安徽省博物馆”、“中国美术学院皮影博物馆”等征集皖南皮影文物7000多件;他还给中国皮影博物馆捐出了一套珍贵的清代晚期大件皖南皮影文物。“为这些好东西找一个更适合的家,不仅能让自己人看到,还能让外国人看到。”为了让皮影戏广为人知,何泽华与教育部门合作,先后在宣城二小、十一小开设了一门皮影教学课程,教学生用牛皮制作皮影,为了培养学生的兴趣,他甚至将自己珍藏多年的皮影拿给学生欣赏。
皖南民俗博物馆门前合照 皖南民俗博物馆门前合照冯正湘老师带领我们参观了皖南皮影博物馆,这个汇聚着何馆长一生心血的地方,是专门收藏和保存皖南皮影文物及作品的民间皮影博物馆,展馆内展有清代、民国、新中国成立后等各个时期的皮影万余件。30多年来,为了收藏皮影,何泽华踏遍了皖南每一个有皮影的村落,跑坏了3辆自行车、2辆摩托车,全部的积蓄换回了散落在民间的7000多件老皮影、100多本手抄皮影剧本。参观结束之后,我们一起学习了皮影的制作流程,皖南皮影选材讲究,最好用2~3年的黄牛牛皮制作,制作工艺精细优良,要经过选皮、制皮、推皮、描样、雕刻、上色、熨平、装订八个工序,这头一道就是选皮,制作皮影的牛皮是何老师买来新鲜牛皮自己处理的,去除牛皮上的脂肪和牛毛,特殊处理后晾干,经过一整个夏天方能使用。制作过程中的每一步都十分考验艺人的制作水平,每一步都凝结着无数皮影艺人的智慧与汗水。
皖南皮影博物馆门前合照从冯正湘老师的话中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代传承人的坚持与守望,为了皖南皮影戏的传承何泽华可以倾尽所有,这份对于传统文化的热爱与执着令人感动,同时我们对于皖南皮影戏的现状、困境也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因为年轻人缺乏兴趣、唱本老化等问题,如今皮影戏显出颓态,团队成员纷纷表示会主动肩负起文化传承的重任,尽自己所能协助何馆长为皮影戏的传承与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