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洋葱阅读法》展开的思考:什么是阅读?

2022-05-14  本文已影响0人  师从书

时隔三年,再次阅读《洋葱阅读法》。

作者认为阅读是一种学习方式。

>> 阅读的本质就是大脑的应用。我们要学习大脑的运转原理,学习如何锻炼自己的大脑,学习在阅读时怎样保持专注力、怎样提高记忆力……

>> 阅读就是在可以利用的时间里,以你自己能理解的程度去学习。

1、什么是可以利用的时间?

一天24小时,投入多少时间去阅读比较合适?

多数人的问题不在于没时间,而是不愿意在阅读上花时间。

明明知道阅读的好处,为什么还是不愿意阅读?

行为惯性。随着年龄的增长,养成阅读习惯的难度越大。

并非你不愿意阅读,而是你的时间早就被其他行为所占据。

从小到大,每天都只有24小时,不同的行为在争夺我们的时间。

那么,身体选择行为的标准是什么?

睡眠,消除身体的负面状态。

进食,为身体提供能量。

阅读,为身体带来什么?

阅读的过程中,会产生情绪波动,甚至改变行为。

比如,原本无法早起的人,通过阅读一本相关的书籍,有助于养成早起的习惯。

从无法早起到能够早起,阅读在这个过程中起码提供助力。

更进一步的讲,阅读改变大脑。

假设两个人,方方面面都是一样的,唯独一人不会阅读,一人读过万卷书。

显然,不会阅读的人,只能从自身直接经验中获取知识。

而会阅读的人,能够从他人的间接经验中获取知识。

阅读就像一把钥匙,帮你打开集体智慧的宝库。

你每天准备花多少时间去探索阅读背后的世界?

2、什么是能理解?

文盲无法阅读,自然无法通过阅读理解新知。

那么两个同样能阅读的人,如何判断谁理解得更到位?

将一本书,想象为作者修建的“思路”。

阅读的过程,好比沿着作者的思路前行。

会出现三种情况,

其一是偏离原路,走上岔路;

其二是在作者的思路上止步于某处;

其三是在作者的思路上走得更远;

所谓的理解,猜想是第二种情况,顺着作者的思路走,但没有走得更远。

能够走得更远的话,比如牛顿、爱因斯坦,就属于创新。

3、什么是学习?

文盲通过学习文字,能够阅读。

学习,是让行为主观改变的过程。

我们不会将消遣性阅读视为学习,比如阅读小说打发时间。

可能你的情绪有波动,甚至行为发生改变,比如废寝忘食的阅读。

但这些变化,很难主观控制。

当你为通过某场考试,阅读文献资料时,是在学习。

此类阅读,有助于你在考试时更好的作答。

阅读并不都是在学习,学习也不仅仅是阅读。

4、阅读是什么?

生活可以没有阅读,但更好的生活必然依赖阅读。

阅读是帮助我们过上更好生活的一种行为选择。

假如你有更好的选择,那么恭喜你在不远的将来过上想要的生活。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