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407 慈悲喜舍的对境
四无量心即慈悲喜舍,是《阿含经》到大乘诸经中反复倡导的精神。
慈:音译为“弥勒”,著名的弥勒菩萨即以之为名。慈由“友”演变而来,意为以深刻、亲切之友情待人,慈悯众生,深心愿给予众生快乐、幸福。
悲:原意为痛苦,引申为能感同身受地体察他人的痛苦,深切同情、怜悯,愿为其拔除痛苦。佛典解释说:“慈名与乐,悲名拔苦”。
喜或作“随喜”,谓对众生欢喜友爱的态度,尤其是对众生的幸福快乐庆幸、喜悦,即为“我为你高兴”之喜。
舍:意为舍弃、施舍,主要指舍弃怨亲等分别和自己的财物身命。也包括舍弃烦恼及过分的慈悲喜乐等,保持平静空寂的心境。
《大般涅盘经典》卷十五佛解释说:为诸众生除无利益,是名大慈;欲与众生无量利乐,是名大悲;于诸众生心生欢喜,是名大喜;自舍己乐施与他人,是名大舍。
慈是与众生乐,悲是拔众生苦,喜是法本净喜,舍是离一切执。
《法华经》说:“以大慈悲力故,度苦恼众生。”菩萨经过累劫修行,断除一切烦恼,成就一切梵行,本来可以证得清净涅槃,然而为了怜悯众生,不住涅槃,不断生死,乘愿受生六道,广传妙法。
慈、悲、喜、舍的无限扩大、无限深化,称为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名“四无量心”,或称“四梵住”(四种清净无染的心)。
慈无量心,是愿一切众生具足乐因及乐果。所缘对境,是没有安乐的众生,心念是希望他们具足乐因及乐果。
悲无量心,是愿一切众生远离苦因及苦果。所缘对境,是痛苦的众生,心念是希望他们远离苦因及苦果。
喜无量心,是愿一切众生不离无苦之乐。所缘对境,是具足乐因及乐果的众生,心念是希望他们不离开安乐。
舍无量心,是愿一切众生远离贪嗔,住平等舍。所缘对境,是自己和众生心中的贪嗔,心念是希望平等地息灭贪心和嗔心,同时生起饶益之心。
一开始实修四无量心时,必须是有缘取的对境,也就是缘于一切众生来观修。经过实修,最后能了解所缘的众生、能缘的自己、观修的心都是空性,都是无所缘取。
而无缘的无量心,作为初学者,是以如梦如幻等幻化八喻来修练内心;如果是开悟者,就以“无分别智”入定,修行它的妙力慈悲心等。
从理论而言,顺序是慈悲喜舍,要先从慈心讲起;但就修行的窍诀来说,必须先从“舍心”开始修起。如果不先修舍无量心,其余慈悲喜无量的所有修法,就会成了梵住,就会有所偏颇。当符合自己的想法时,就觉得“喜欢”;不符合时,就“不喜欢”,很容易让慈心与悲心落入偏执的习气中,无法一视同仁,平等对待众生。就像一般人到佛堂时,要他发一点慈悲心,是有可能的;一旦他很讨厌的人出现时,就很难产生慈悲心了。也许有极少数的人,还能压抑自己的厌恶,发出些微的慈悲心,但要对自己喜欢或讨厌的对象,生起平等慈悲心,是很不容易的,需要慢慢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