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射亦疯狂

2019-07-26  本文已影响0人  愿美好的记忆不要随风飘逝

回到家中,青螺已经做好了晚饭,一家人围着院里的石桌吃着新鲜的小鱼虾、烧白菘,就着凉下来的米饭,不一会儿就见了底。吃完晚饭,青螺正收着外面晾晒的鱼虾,这时被父亲叫过去。原来,父子对弈,蒋思输给了父亲,蒋熹叫青螺过去,一来是考较下她最近的棋艺,二来是围棋青螺才上手没几天,但进步神速,让蒋熹自己也觉得有点重逢对手的感觉。于是父女俩就着石桌对弈了起来,而蒋思在一旁叽叽喳喳地看着。

“妹妹,你怎么走这里?要逼死了啊。”

青螺淡淡地瞥了一眼自己惊诧的哥哥,继续走着自己的“险招”。眼看自己的白子越来越少,青螺也不紧张,只是一步一步地走。

“思儿,别大惊小怪的,观棋不语!”蒋熹朝儿子低喝了一声,蒋思立马闭了嘴。

棋盘上青螺失去了大半江山,而蒋思为自己的妹妹干着急,主人公却很不在乎,蒋熹看着青螺满意地点了点头。

接下来的几招也看似青螺输定了,但下一秒青螺的一个棋子完全改变了整盘棋的气场,原来的“死棋”竟然又活了过来。到这里,蒋思惊讶地合不拢嘴,他才明白,原来之前的死局也是青螺故意造成的,她想弃子啊。这才叫置之死地而后生。

蒋熹早料到青螺的棋艺不俗,但没想到女儿有如此胆气,心中只想要是个男儿该多好,是个女儿有点屈才了。

不知不觉,一盘棋下来,竟不知道蒋思已经添过灯了。父女俩相视一笑,这才收拾好棋盘,走向屋中。

屋内青螺和蒋思都已入睡,蒋熹看了一会儿书,还是睡不着,想想白天对弈足见青螺的心性不小,再想到青螺的神力,蒋熹觉得有必要让青螺去学武。到底学什么呢?对于武术,自己可一窍不通啊。想到青螺曾甩着自己的小胳膊说自己的手臂长,长臂善射,那就让她学射吧。打定了主意,这才睡了过去。

第二天一早吃过早饭,蒋熹把两兄妹叫过去说了学射这件事,青螺的脸上露出了愉快的笑容,迫不及待地说,“爹爹,太好了,我要学。”蒋熹知道他做对了。蒋熹看向蒋思,蒋思在一旁苦着脸,连忙摆摆手,说道:“父亲,学射很辛苦的,我才不要呢,我还是好好读我的书好了。”

蒋熹却语重心长地说:“思儿,你也要一并去学,如今时逢乱世,命如草芥,得有一门防身技艺依傍,方可行走天下,对于你们日后恐有大用。”蒋思苦着脸只好应到。

说做就做,蒋熹带着两兄妹来到神祠东边的住处,拜访乙家村迁村之前的猎户乙家昌爷爷。乙家昌正是族长乙家宝的兄弟,自从迁到青螺山下,就一直没再碰过弓箭,但射艺仍在。每年迁村纪念集会大典上的射艺都是由他主持。

蒋熹带了两兄妹说明来意后,乙家昌表示赞同,但同时也表示了自己的忧虑。“蒋夫子,你的想法好啊。时逢乱世,人命危浅,需要有手艺防身。但我这学射可不是闹着玩的,两个娃娃这么小,尤其是女娃娃,要是吃不了苦,就不如不学呐。”

话音刚落,青螺就说:“爷爷,我能吃的了苦。保证不打退堂鼓!”

蒋思看着妹妹这样主动,只好自己也跟着说,“爷爷,哦,不,师傅,我也一样。”

“以后每日辰时我在神祠上的场地等你们。”乙家昌已然同意了收两兄妹为徒。

拜完师后,蒋熹带着两兄妹回去。在回家的路上,当他们一步步走下神祠的台阶时,只见后山云雾飘渺,青螺突然蹦哒出一句话来:“爹爹,这个神祠是怎么来的?”

蒋熹捋着胡子说,“据说这是为了纪念青螺山的女神而建造的。虽然典故有点不经,但这是乙家村知恩图报的人情味啊。”接着又说道:“螺儿你的名字就取自青螺山呢,我们虽都是异乡人,但都爱上了这个地方,也希望你能爱这个地方,其实早在心中,我们都已把青螺山当成我们的家乡。要记住,你们两个孩子今日学武也是为了将来能守护自己的家乡。”蒋思和青螺都点了点头。

第二日 辰时 神祠空场地(原来是乙家村人集会的地方)

青螺和哥哥其实早就来了,一直耐心地等到天大亮。乙家昌度着步慢慢地赶到,看到俩兄妹满意地点了点头。

蒋思是个嘴快的,左看看,右看看,结果发现乙家昌爷爷什么也没带,感到有点失望,就问:“师傅,你怎么不带弓箭啊?”

乙家昌爷爷颇为神秘地说:“小娃,待会你就知道了。”

原来乙家爷爷的方法就是跑步。“小娃娃,学射得先有下盘力,脚站不稳怎么拉的开弓。先绕这块场地跑十圈,锻炼锻炼。”

一开始几圈兄妹俩人都没有问题,可两连跑了五圈后,就慢下来了,感觉有点上气不接下气。乙家爷爷寻了个大树坐了下来,就在那里看着这两兄妹跑。好容易跑完了十圈,两人都气喘吁吁的。乙家爷爷看着他们俩这虚脱的模样,就撂下狠话,“娃娃,我看你们这不行啊,什么时候你们俩跑三十圈不喘不吁什么时候你们再来找我。”说完扬长而去。两兄妹送走师傅,面面相觑。

“哥哥,我们要努力啦!”青螺打气道。

正午回到家中,青螺和蒋思都感到体力不支,看来要加餐饭了。这日的午饭两人也比平日多食了近一倍。

就这样,两兄妹几乎除了睡觉,其余时间都用来练习跑步。尽管青螺不喜欢跑步,但为了射箭,也暗暗地坚持了下来。一开始几天没觉得,这两天下来,腰酸腿痛早已缓过来了,最奇特的是体内竟然出现了一股气流,这股气流经跑步发出流遍奇经八脉,除了神清气爽外,青螺还发现,借助这股气流,跑步可以变得很轻松。想到父亲的书册里有零星的记载,这或许就是内息吧。

就这样,坚持了四个月,从十圈跑到二十圈,从二十圈跑到三十圈,从家中跑到神祠,从山脚跑到场地,从气喘吁吁到如今的心不跳气不喘,两兄妹已经完全适应了跑步,在跑步期间,蒋思和青螺还长高了点呢。

这一日,两兄妹终于有底气去找乙家爷爷了。见到他们,乙家老爷爷笑着看着兄妹俩,直到时日已到。

接下来,要教的是拉弓的基本方法。场地中央放着两个靶子,乙家爷爷拿来两张弓一大一小给两人,他先做了个开弓的示范,兄妹俩也跟着学做,然后乙家爷爷纠正了蒋思一点细微的差错。

“师傅,是这样的吧?”青螺把那个小弓

“脚步站稳,臂要稳重带劲,运气于胸,前后臂用气力拉开,而非蛮力,否则极易伤身。”

“小螺儿,对,就这样,要用气力慢慢拉开,对——做得不错!”

“师傅,我做的对吗?”蒋思在那边稳住弓问道。

“嗯,不错,下盘很扎实。”乙家爷爷赞许道。

听了爷爷的夸奖,蒋思得瑟地朝着青螺眨了眨眼。青螺无奈地转过头,不予理会。

“好,就这样开弓,你们再练练。鉴于你们的基础很扎实,明日我们学射。”说罢,乙家爷爷离开了。

两个时辰后

“妹妹,我的肩膀都酸了,我们回家吧。练的也差不多了。”蒋思向仍在那练习的青螺抱怨道。

“哥哥,再等我一会儿——”

一刻钟后,两兄妹搓着酸软的手臂带着弓回到了家中。

此时已是晚上,邻近家门,就能望到蒋熹的屋内透着的光亮,两人都觉得很温暖,这就是家的感觉吧。

蒋熹看到两兄妹如此勤奋地学射,也很高兴,但同时叮嘱不要丢下学业,两人连连称是。正想再对兄妹俩说些其他的,就见青螺嘟着嘴说:

“爹爹,我和哥哥练了一天了,我俩都饿了———”刚说完,那边蒋思的肚子已然咕咕地叫了起来。

“哦—噢—,瞧我这记性,我给你们专门留了些饭,在厨房,快去吃吧。”说完也是笑笑。

吃饱喝足,两人又做了会功课,再将白日所学稍稍巩固一番,就进屋睡了。

次日辰时,神祠广场,乙家昌爷爷早已到了,发完两只装满竹箭的鱼袋,兄妹俩开始正式学射。

一开始,乙家爷爷想摸摸底,让两人先射看看。结果哥哥的箭飘到一半就落了下来,妹妹则用力过猛,箭远远地超过靶子而去。乙家爷爷正惊讶女娃娃的臂力,就听蒋思迫不及待地问道:“师傅,您快教我们怎样射中靶心吧!”再看他的靶子旁零零星星散落了五六支箭。

于是,乙家爷爷说:“娃娃,射箭忌讳心浮气躁,你这明显是心急啊。”

“刚刚看了你们的试射,都存在一个问题——不会控制力量。所以,你们接下来要学的就是好好控制自己的力量,力满则削,力亏则补。什么时候能射上靶什么时候再教你们射中靶心。”

说完,两兄妹又开始拼命地练习了。

这样过了三四日,两人的手都磨出血泡了。乙家爷爷看到,就对他们说:“学不在一时,娃娃不要心急,如今先休息两日,你们再来吧。”

两日后,神祠场地,两兄妹都能将箭射上靶,但射中靶心都是偶然。青螺也是苦恼,自己虽然能控制力道,但不知为何就是命中目标的机会小。

乙家爷爷看出了两人的问题,就说道:“小思儿,小螺儿,学射不仅需要臂力,脚力,顶级的射手还需要目力。跑步练的是脚力,开弓练的是臂力,如今尚缺一力。接下来你们要学的就是目力。而这一项并非一朝一夕所能学成,短的需要三五年、七八年,长的甚至几十年也不一定学成。你们要用心、用眼去学。”

兄妹俩听了他的话,已觉学射的艰苦,但既然两人已经下定决心了,所以就无退路。两人异口同声地说:“师傅,再苦再难我也要学呀。”

于是,乙家爷爷让两人和他对视,结果两人都坚持不到一刻钟就消停了。乙家爷爷说:“刚刚考较的是眼力中的定力,小思儿还好些,我发现小螺儿你的眼睛跳得太快,这对学射是不宜的。所以你们接下去要做的是能专注地看一处保持不眨眼。什么时候觉得可以了,什么时候再拉弓射箭。”

两兄妹回到家后,就开始锻炼眼力,一月、两月、三月过去了,两人觉得可以了,于是去射了次箭,结果正中靶心。乙家爷爷让他们把靶子再后移百米,结果可想而知。于是两人又回家接着练目力。

时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三年很快过去,这时乙家爷爷再考较两人的射艺,乙家爷爷觉得他们可以出师了。尤其是青螺,她的箭术堪称百步穿杨。

“孩子们,我要教的也只有这些了,接下来就看你们对射艺的悟性了。好好努力,将来出去定有一番作为。”乙家昌望着眼前的小少年小少女,欣慰地点了点头。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