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智慧】【2019年01月10日】
简介:有些智慧需要岁月的沉淀,帮您收集起来!
learn-anything | 2019年01月10日08:50:20
瞿塘嘈嘈十二滩,此中道路古来难。
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
-
出自刘禹锡的《竹枝词九首》里的第七首;
-
【译文】:
-
瞿塘峡是长江三峡之一,两岸连山,水流湍急,形势最为险要,古有“瞿塘天下险”之称。峡中尤多礁石险滩峡口有“滟滪堆”,就是一巨大石滩。“瞿塘嘈嘈十二滩,人言道路古来难”。就描绘出瞿塘峡的这种险阻形势。“嘈嘈”,流水下滩发出的嘈杂声。“十二滩”,并非确数,犹言险滩之多,其险绝情况也就可想而知了。
-
“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面对着瞿塘峡水的惊涛滚滚,诗人忽然想起了自己的身世。我们知道,刘禹锡自从随从王叔文参与永贞改革失败后,遭遇守旧派、大官僚、藩镇势力的强力打压,自从805年被贬出京,到826年回京任职,中间经历了二十三年的贬谪时期,这二十三年之间,他不断被贬,不断换地方,每次的贬谪换地的原因并不一样,人们找出诗人的“毛病”以贬谪他的理由可谓花样翻新,虽然刘禹锡是乐观主义者,是不屈服于命运的斗士,但他终归在不断的打压之下发点感慨,他深感世路艰难,对那些惯于挑弄是非,兴风作浪的权贵一腔怨恨,对于惯于无事生非陷害无辜的小人深恶痛绝,心中无比忿恨,于是,当他乘坐的船走到瞿塘峡这样的险滩时,江滩之险使他生出了人心不如水的感慨:我经常痛恨人心的险恶,瞿塘峡是因为乱石、滟滪、暗礁而险,世上的人心连湍急的江水也比不了,因为人心无缘无故就会平地掀起波澜。
-
人性到底是恶的,还是善的,实在没有一元的结论,当人在顺境,常常觉得一切都是好的,人是善良而友好的,当人在逆境,常常觉得一切都是坏的,人是丑恶而敌对的,刘禹锡是受尽了敌对势力打压的人,就算他一脑子的乐观主义,也无法保证他不会偶尔有灰暗的念头,在那一刻,他对人性是失望的,天真了一生的刘禹锡伤心了。
-
- 参考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