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越来越缺少仪式感不过是因为我们变得更加感性了。
写下这篇推送的时候是2017年的第一天。今天过得很俗套,和往年一样,约了能约的人,去了可以去的地方。所有的仪式感都在昨晚零点的烟花声消失之后一并褪去了,吃完晚饭打开电脑打了一把游戏,新年就这样过了吧?好像是参与了一场狂欢,可惜并没有进入状态。
当然,多了一个理由约旧友是过年不可否认的一个好处,除此之外,很多人应该会觉得这个年过得越来越无聊吧。不过,仪式感的落空大概是高看了这个日子在日历上的位置,年还是那个年,只是我们越来越难满足了。
今年是我第一年没看春晚。玩着游戏等到快零点的时候周围烟花声四起,打开视频,春晚主持人正拔高了声音喊道“感谢伟大的祖国……”全世界都很热闹,我拿起手机给不同的人发红包发祝福,反复挑选着需要祝福的人选,生怕遗漏了重要的人,又怕打扰到已经生疏的人。心里想着,这么重要的时刻,一些人是一定要发一句“新年快乐”的啊,然后开始回忆自己的周围,自己的圈子,到底有哪些人是非得祝福一下不可。
除了人选,语气和用词也要反复斟酌。发少了显得不够真诚,发多了一眼就能看出是转发的,思忖半天发了句“新年好。”
有那么一刻我觉得,何必呢,这一句新年快乐能担负得起我心中仪式感的重任吗?除了收到祝福的时候高兴了一下,哦原来你还记得我,它还能包含多少诚意?不过每年你可能会给不同的人发祝福大概是过年最大的变数了。词语用的还是那一套模板,只是换了个生肖,收到的信息依然有可能是群发的,但是周围的人在变,每一年想要祝福的人可能都不一样,这多多少少弥补了一点新鲜感的空缺。
发完祝福,几乎每天都熬夜的我,在那一天意外地提早睡下了。也许,在我这个年纪,或者说这个阶段,是一个仪式感在慢慢淡化的过程。
我想起了去年的元旦。依然是一个大家眼中神圣美好的日子。全世界都在难忘今宵,把酒当歌,红尘作伴潇潇洒洒,而我在宿舍打了一晚上撸啊撸,也没有给人发祝福。好像有一些事情变得不再非做不可。
我又想起了去去年的元旦,我们几个在KTV里喝酒聊天唱歌声嘶力竭,在零点的时候互相问候然后各自拿着手机给重要的人发信息,凌晨又冒着冷风颤抖地走回学校。那个时候身边总围着一群人,感情比太阳灼热,拼命想证明彼此的重要性,觉得每一个一起开心的时刻都恨不得拿石头刻下来。所以特别的不是元旦或者某个节日,而是和什么人一起制造的仪式感才让一个平淡的时间节点显得值得回味许多。
就和我总是喜欢在年末的时候写点什么一样,我觉得仪式感就是在特定的时刻总想要干点什么。比如朋友圈里总有那么几个人会将在什么时间和什么人做了什么事像流水账一样一一记录下来。虽然我一向都不看这类动态甚至有点反感,不过我们可以简单点理解为这就是一种仪式感。发生的事情已经到了非记下来不可的程度了,只有如此,才能显得珍重和神圣,才能证明,它是经过了我的参与而变成了我回忆的一部分。
而我们之所以看中仪式感,并不是因为我们对生活多么宽容对时间多么敏感,恰恰是因为人类是对时间格外迟钝的生物啊。
太多的东西会悄然溜走,只有这一年快过完了,我们才想起还有那么多的事没来得及做,还没放过一场烟花、看过一场电影,还没痛快地喝醉一场,还没在山顶看过日出,还没和朋友说过你对我很重要。只有这一天过完了才想起,以后的人生中再也不会有这么一天了,阳光正好,风华正茂。(我也不知道怎么特么就开始煽情了)
所以,仪式感一定程度上是用来弥补我们对时间后知后觉的遗憾。虽然每一年好像都一样,每一天也都差不多,不过因为我干了一件在他时他刻我都不会再做的事情,此刻的心情和感悟也是不可复制的,身边的人可能不确定在某个阶段又会更迭,所以仪式感是属于当下的,我在2016年的最后一天和2017年的最后一天有不一样的遗憾,有不一样非做不可、非记不可的事。
而我,或者说我们,之所以活得越来越没有仪式感,觉得过年越来越无聊,是因为在仪式感的问题上,我们变得更加感性了。大概我们不再根据仪式来评判仪式感的存在,而是更多地根据需求来创造它。我们不再因为过年这个节日而去为它附加超乎期待的仪式感,而是懂得在某个平淡如水的一天里,拿起手机将自己真情流露的流水账厚颜无耻地发到朋友圈完成一场价值升华。
仪式感啊,借着红包,借着烟花爆竹,借着吐槽春晚,借着一句新年快乐,借着一条朋友圈提醒我们,2016年过去了。
慢走,不送。
原文在个人微信公众号:欧徐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