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同情心
大家好,今天分享的话题是,何为同情心?
埃塞额比亚航空飞机坠毁,我们也很难过,最重要的是,如何安抚飞机上的受难者及其家人?印象最深的是,大家纷纷探讨那个女生活该,各种声讨的声音传来。本着实事求是的方法,我们特地对事情本身进行了调查,有名人说过,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在此声明,请大家理智吃瓜,不要人云亦云。
有人说这个女生活该?也有人说,死者为大,不应该说这些话语又再一次去伤害对方的家人?有人说仇富心理?有人说没有同情心?各种不一样的声音传来,我想说的是,对于他人的事情不批判,对于已经发生的事情,虽然遗憾,但是以此为鉴。
曰,人之进学在于思,思则能知是与非。曰,智慧首先教人明辨是非。曰,是非只为多开口,烦恼皆因强出头。曰,是非来入耳,不听自然无。明辨是一种能力,有则改无则勉。
回到事情本身,此刻是不是很平静,不带任何评判。同情心,首先是指对某事的觉察与同情感,同时也指这种感情的表露。人人都应该具有不同程度的同情心。但同情心又是一种才能,往往指培养成的能与他人感情起共鸣的一种才能,而这种感情不必一定悲伤。通俗的说,同情心就是能体谅他人,同理心就是能把别人的感受化成自己的感受。
同情心,人人都有不同程度的同情心。换言之,申讨女生的群众,无非是没有同理心。是的,我们无法感同身受,不知道事情发生,女大学生是怎样的心情,或许懊悔?或许不悔?对父母的愧疚?对爱情的不悔?我们无从而知。
父母在不远游,男儿志在四方。
毕淑敏的《孝心无价》提到,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自己的父母在人间时,自己还有归处,可以回家,可以看父母。而不在了,就连老家也极少回去了。这句话意指父母在时,要多加孝顺。
父母在,我们还有家,每逢节假日我们还能有个心心念念牵挂相聚的地方,可以思念家,父母不在了,我们就成了孤儿,忙忙碌碌无人喝彩,最后只剩下归往人生最后的归宿。虽然我们也会成家但是有一个我们生活从小至成年的家不在了.人大半生生活和思念的家不在了。所以要孝顺父母。
陪伴是一种爱。
你陪我长大,我们却不能陪你变老。但是我们可以多抽出时间陪伴家人。其实他们想要的不是你给他们买东西,而是需要你来陪他们,陪他们追忆曾今的那些有趣的,欢乐的,亦或是失落的,痛苦的事情。陪伴就是一种爱,精神上的陪伴。
照顾他们是一种责任。
小时候照顾我们是他们的责任,父母老去时,照顾他们就是我们的责任。这种责任不是是给他们钱或是给他们东西,而是花时间和经历去照顾他们,使他们感受到家庭温暖,心情愉快。让他们不会觉得老了是孩子的累赘。
最后,以毕淑敏老师的话语结束,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
孝顺父母,从现在做起,每天电话,嘘寒问暖,不对家人发脾气,这是你的家人,这是你爱的人,怎么舍得伤害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