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得宽容,是一种教育智慧
懂得宽容,是一种教育智慧
![](https://img.haomeiwen.com/i15795914/4bd2905e41504e6f.jpeg)
随着年龄的增长,教龄的增加,再加上这些年的不间断地学习成长,不知不觉中发现自己在改变,尤其是对待孩子的态度,没有了年轻时"恨铁不成钢"的严厉,甚至可以说"眼里可以容得下沙子"。我越来越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有成为好孩子的愿望,不再抓住学生的"小辫子"死死不放。
三年级在小学阶段是过渡年级,是孩子习惯养成的关键期,也是形成自信心的关键期。每次接三年级的新班,开学第一课我都会对孩子们提出要求:做到四个"jing"即干净、安静、敬畏,竞争。教室室内外保持干净;入室即静;敬畏老师、敬畏制度、敬畏课堂、敬畏知识;选择PK对象,敢于竞争等。开学初我和孩子们一起制定班规,商议奖惩制度等。
大家常说"严师出高徒"。好习惯的养成离不开一个字"严"。只有"严",才能成就孩子。我理解的"严"是严格而不严厉,严而有度,严中有宽,严中有爱,而不是不近人情,死死揪住学生的"问题"不放手!而老师对学生的"宽容"也绝不是老师对学生的缺点或错误一味地"纵容",无原则地放纵,而是对学生的一种理解,是对学生能够改正错误、解决问题的一种信任。
古人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毛主席也曾说过:一个人一辈子不犯错误是不可能的!当学生犯了错误,老师懂得宽容和理解,给予学生成长的空间,是对学生健康发展、向上向善的一种等待和期待!作为老师,无论你带那一届学生,班里总会有那么几个孩子不省心,要么不写作业,要么违反纪律,要么情绪异常,惹事生非,弄得全班鸡犬不宁。缺少宽容的老师面对这样的现状,进到班级里便暴躁如雷,怨天冲天,"你们这一届学生怎么这么难教,这是我教过的最差的一届了!"不懂宽容的老师,善于寻找学生身上的缺点,一针见血,无端放大学生的缺点,当学生犯错时,往往"恨铁不成钢",对学生的错误进行粗暴的批评,对缺点毫不留情的指责,久而久之,使学生丧失自信,甚至自暴自弃,产生对立情绪,学生的问题也会越来越严重。
教育专家认为:教师的宽容会产生一种力量,这种力量让学生变得自信、自爱,感动、有责任心、有担当。我们教育的对象是没有长大的学生,是尚未发育完全的儿童,是"未完成的人"。儿童具有"不成熟性",犯错和出现问题是在所难免的。更何况"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过程中,不可能没有不足和缺点,我们作为老师,要以宽容的态度,要像对待自已的孩子一样去对待学生,善于沟通,学会倾听,给予学生改过的机会,在宽松的育人环境中,学生渐渐会产生"我要变得更好,不辜负老师"的美好意愿,从而变得自信,自爱,有了责任意识。
教师的宽容是一剂良药,能够治疗学生身上的"顽疾"。成为更好的自己是每一个人的愿望,即使身上有不少问题的学生,他也期待自己成为品学兼优的学生,希望得到老师的帮助和鼓励。宽容的老师善于忍耐和等待。面对问题,他不是不问青红皂白对学生进行一顿臭骂、狠批,而是用自已的宽厚仁爱,胸襟大度分析学生存在的不足与错误,批评中包含着爱护、对学生的尊重和理解。他会设身处地的为学生考虑,对症下药,有效地引导学生提高认识,为学生明确方向。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宽容是一种修养,宽容是一种美德,宽容更是一种教育智慧!在我们漫长的教育生涯中,懂得宽容,既唤醒了孩子,也拯救了自己,愿我们一起在教育的路途上行走,在宽容学生、宽容他人中增长智慧!
![](https://img.haomeiwen.com/i15795914/eea369572298d30d.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