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安近现代文史研究温州近现代史(普及)温州

2019-03-20 瑞安公园路路名历史略考 张小宇

2019-03-20  本文已影响0人  阿土文史

2019-03-20 《瑞安日报》

《瑞安市地名志》载:公园路,西起邮电北路,东至湖滨桥,长470米,宽7米。原名忠义街,1969年填河拓路,因路南有湖滨公园,而改名公园路至今。这条路已有500多年历史,曾名“杨衙街”。

孙凛 摄

公园路的河与桥

公园路在填河拓路之前(1969年)为一街一河,街就是忠义街,河而无名(为了表述方便,暂名“忠义街河”)。街在河北、河在街南;河北有街、河南无路,河南人家要过桥才能出入忠义街。忠义街河是瑞城内三纵四横水系中最北一横河,是一条小河,小河东、西端分别连通东河及西河。来自集云山的北湖之水,一支由东河流进,水环城东(出城);一支由城北岘后河流进西河(即邮电北路,1980年填河为路)、经“济民桥”(即八角桥)由南转向东流进县前河(即解放路,也是填河为路)注东河,经虹桥头河汇折东,泄入东濠河(出城)。北湖之水是古瑞安城的母亲河,它与东河、西河、县前河及午堤河(现南堤街沿线)组成了城里的主要水系。

清代时,忠义街河上共有三座桥,乾隆版《瑞安县志》第93页载,分别是“宋都桥,忠义庙东;塔桥,在大沙巷,通北门;矮磴(凳)桥,在西河桥东。”(由东向西排列)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忠义街河从东到西,分别有宋都桥、忠义庙桥、塔桥、矮凳桥等4条桥。

宋都桥连接太平石(巷);忠义庙桥在忠义庙门前,仅供忠义庙出入;塔桥连接大沙堤与通往城北的路(塔儿头);矮凳桥连接小沙巷。忠义庙桥是由十几块花岗岩石板搭建而成平桥,城内人称之为桥排,与宋都桥(平桥)相比,显得特别宽。

公园路与忠义庙

忠义庙在玉海实验中学公园路校区(以下简称玉海中学)范围内。忠义庙是祭祀蔡敬则而建。蔡敬则(约151-221),字文庄,献帝建安(196-219)间,他因“平定”东平(今福建建瓯市)农民起义有功,被授予会稽郡东部都尉,镇守永宁。他为地方除去虎害,里人感其德,于杀虎处修建“搏虎祠”,吴大帝孙权赐谥“忠义”,以乡贤名宦列祀,并把邵公屿都尉署衙(解放路原公安局位置)改称忠义庙。 明弘治庚申(1488年)高令宾以庙逼迩治所,改迁崇福堂基 (现玉海中学)。

玉海中学范围,东至太平石、南至道院前街、西依城中巷、北到公园路。据《瑞安市地名志》第55页载,“太平石”原名庙巷,以在忠义庙侧得名,旧志载,“庙巷在县治东通宋都桥即攀龙里”。“城中巷”原名五显殿巷,因五显殿得名。《瑞安市地名志》第50-51页载,道院前街,原名后横巷(县治后之横巷)、应泉巷;后因街北坐落长春道院,遂名道院前街。

据《孙衣言孙诒让父子年谱》载,是年(光绪元年1875年),衣言营新居于本籍城北宋都桥西南之太平石,自题斋榜二曰“邵屿寓庐”,并于新居之西建立支祠,于祠西筑书塾,题曰“诒善祠塾” 。

假定,太平石、道院前街、城中巷位置未发生变化,以“邵屿寓庐”(现公园路翻建古建筑“诒善祠塾”处)为基点,学校范围内由东向西包括:孙家支祠(堂)、诒善祠塾、长春道院与忠义庙(五显殿)等。据孙锵鸣后裔王兴雨先生介绍,诒善祠塾位置在现玉海中学大门往东15-20米处;据何光明及孙弘两位先生考证,长春道院在现城中巷与道院前街交叉口往北20-30米左右位置。忠义庙(五显殿)在玉海中学大门正南处,南侧是长春道院,西侧靠近城中巷。据林成植老师考证,历史上此处的忠义庙与五显殿是二者合一,合祀乡贤蔡敬则和五显大帝。据何光明先生考证,孙家支祠(堂)、诒善祠塾均朝南(道院前街)大门出入的;据孙弘先生考证,长春道院在城中巷出入。

令人费解的,据多位老人回忆,忠义庙(五显殿)由朝北大门出入,按照我国庙宇布局习惯,一般居北朝南,忠义庙(五显殿)大门应该不会朝北开在忠义街河,忠义街河上的大门是后人为了他用而开。据史料,1902年正月,县城创办四所蒙学堂,……东北蒙学堂设在忠义庙,发起人孙诒让、黄延锴,监督金缄。 1903年,私立实用学塾设在东北蒙学堂。

1951年春,县筹建瑞安初级师范学校,校址在城内忠义街忠义庙东北小学旧址。 据《岁月年轮——瑞安中学大事记》载,1953年春,瑞安初级师范学校迁移郑楼,瑞安中学初中一、二年级学生改在忠义街校舍上课。11月,原有土地房屋(忠义庙500平方米)、民房2570平方米和部分校具正式移交瑞中,年内,瑞安城区政府将忠义街及太平石附近的几座民房和大片旧城基划给瑞中,作为师生宿舍和运动场。还将毗邻的五显殿(原东北小学),收为校产,改建大礼堂。 1960年瑞中忠义街校舍2000平方米被调拨给瑞安城关农业中学 ,1971年11月,坐落在公园路的瑞中二部教师宿舍二幢调拨给瑞安城关中学。

公园路与杨衙街

据史料可查,杨衙街至少可以追溯到明宣德三年(1428年),“阳衙巷……旧志载,明宣德三年(1428)夏,杨景衡于此建归田别墅,原名杨衙巷。” 杨景衡(1359-1444),名南,号曲江外使,晚号三山道人,友人尊称杨大参。曾任福建布政司左参政30余年,为郑和七下西洋的后勤补给作出贡献。明宣德三年,杨景衡告老还乡,选址瑞安城内东北隅营造“归田别墅”,作为自己养老和孝敬老母的居所。

1881年(光绪七年)孙衣言《杨衙考》:“予所居迤东行一巷曰杨衙,里人以为明杨参政故居。……今杨氏子孙,尚居左近,予营新居时,鬻地十馀弓,实杨氏祠产也。”

1888年,“六月,衣言独以私资改建瑞安育婴堂……衣言以堂基狭小,且年久失修,董事者无力整顿,乃谋别为相地与杨衙,且斥资购地买田……”

1920年,《新建利济医院碑记》载,“瑞安利济医院于光绪乙酉始(1885年)创于城东杨衙里”。

1934年,《瓯风杂志》出版,书法家池志澂题写刊名,《瓯风杂志》社址为“浙江瑞安杨衙街十六号”,《瓯风杂志》由设在“杨衙街五号”的上海仿古印书局瑞安仿古分局印刷。

2013年《蔡某与陈某、瑞安市某局所有权确认纠纷二审民事判决书》(﹤2013﹥浙温民终字第1834号)载“1947年,原告蔡某向他人购得坐落于原瑞安中央镇东北杨衙街第14号,……1953年瑞安县人民政府税务局房地产税编查表记载,蔡某有坐落于忠义街14号的房产及院落……”

公园路,从追溯杨衙名称(1428年)开始计算,已有591年历史,有地名——杨衙巷(1881年)已有138年历史,至新中国成立之前,公园路一直叫“杨衙街”。1950年前后,新中国重新组合居民区,公园路属于忠义街居民区 ,始称“忠义街”,1969年填河为“公园路”至今。

参考文献

1.瑞安市地名委员会编,瑞安市地名志,内部发行,1988年

2.孙延钊著,徐和雍等整理. 孙衣言孙诒让父子年谱,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7月

3.胡珠生编,陈虬集,中华书局,  2015年8月

4.陈良明主编,岁月年轮——瑞安中学大事记,光明日报出版社,2016年9月

5.余振棠主编,瑞安历史人物传略,浙江古籍出版社,2006年12月

6.瑞安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乾隆版,瑞安县志,中华书局,2013年3月

7.瑞安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嘉庆版,瑞安县志,中华书局,2010年5月

8.李刃主编,水木清嘉——瑞安建筑文化遗产,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5年7月

9.中国裁判文书网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