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篮共抗疫情 简友广场

封城生活 | 谈钱,真的很受伤

2020-03-06  本文已影响0人  柠檬蜜语
(图片来自网络)

这几天的武汉真是说不出来的冷,明明有太阳,但是总感觉不到暖和,可是转念一想,莫不是倒春寒?

反正,心里总是拔凉拔凉的。

洗碗的时候,孩子爸爸端着碗走进来。

用热水洗啊。

太奢侈了吧。

一个多月没出门,这俩小的给我省了多少游乐园的门票钱啊。

这的确是客观事实,如果都是这样想,那世界将会变成美好的人间。

但我还是没有开热水,孩子爸爸的替代思想的确能够安慰人心,可于目前的经济困境实在没有半点意义。

水不算太冷,忍一下就可以把碗洗完,也就顺手把这点燃气费省下了。

(图片来自网络)

上个月底,有则新闻报道杭州大厦5小时销售额1100万。

最高一单是名表,成交额35万;我很纳闷为什么足不出户还非得整块表,只能说有钱人的世界真的不太懂。

新闻中还提到,化妆品中口红最热销。欸?这又是闹哪样?戴着口罩还用涂口红吗?那不会糊一嘴吗?再者说了,口罩没准还要戴上好几个月,等到那时那色号早就不红了。OMG~换它!又得花一笔钱。

新闻标题用了“报复性消费”这样的字眼,就连消费都带戾气,我只能赶快刷掉新闻,也在心里默默流下了贫穷的眼泪。

前几天在网上看到一张图,是某消费研究所统计的宅家十大热销商品。

(图片来自网络)

呵呵呵。

武汉现在连同城快递都不能发,想网购,没那么容易。但即困之,则省之,把钱攒着不香么?

月初是我们家的信用卡账单日,看数字的确是比之前少了不少,可是,我们都封了四十多天,小区不能出、超市不能进、快递不能发,生活物资从最开始抢到后来团还渐渐有了爱心菜,钱怎么还是溜了这么多出去?!

不应该啊。

有次在小区的团购群里,看到有位业主发了一段视频。

视频里是他们刚刚代购的蔬菜,一把蒜苗、一颗大白菜,还有几个土豆,业主奶奶说:这点菜就花了快五十块,我们的退休工资哪里吃的起啊?

封城之后封小区,也就是我们哪里都不能去。没有房贷车贷或欠债,唯一就是要花钱去买菜。

这是钱最主要的流通去向,那么现在的菜贵吗?

说实话,最开始找私人代购时是真贵,但是想着人家是冒着风险,还给送货到小区,涨价可以理解,就是钱包真的不想支持。

我买过最贵的一次菜,一把胳膊粗细的葱加上六个比拳头大一点的土豆,花了41块。

谈钱,真的很受伤。

(图片来自网络)

后来,民生保障越来越被关注,各大超市纷纷推出团购套餐、爱心菜,客观来说菜钱花得少了。

并且,双脚被困住,有时候你想买的那些也只能是想想罢了。

记得上个月有几天,厨房的葱姜蒜都告急。我连蒜瓣和葱都一个切开两次用。

翻看手机里那七八个购物群,没货;超市团购的套餐也只分菜蔬肉蛋,这一类必不可少的调料却很少成团。

没有小葱,花饭能好吃么?没有大蒜,炒菜苔用什么呛锅?没有生姜,天啊,囤的五花肉可怎么办?

于是,我赶紧保留了一颗完整的大蒜,放在水里,盼它快快发芽、盼它长出青叶。

厨房智慧就这样被激发出来,看着冒出的蒜须感觉自己又省下了一笔。

饶是这样,钱终究薄情,一花不回头。

(图片来自网络)

足不出户,每天就是想着冰箱里的菜还够不够,昨天团购的肉到底几时能发货,明天能不能给孩子们买点零食,家里的面粉还能做点什么新玩意儿……

生活受限,想花钱也花不到哪儿去;居家日子,总想着能省一点是一点。

可是困囿于家中,没有半点收入、坐吃山空。

这种感觉很让人焦虑。

上半年可能就一晃而过了,所有优先考虑的无非就是能健康地活下去。三月的春风就要暖起来,可是小小家庭里的寒冬这一年到头也怕是不能缓解。

何况,一年半载赋闲家中,可还有竞争力?

我总想着,眼下虽是封城可我们还能有生活,若等到开城,我们还能不能生存?

(图片来自网络)

还得省、更得挣。

人生的每一个困境如果不是宿命那就是运,再心酸再受伤也总得想办法熬过去。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