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初迎娶孟玉楼 隔月再娶潘金莲 原来渣男西门庆也有不得已之苦
金瓶梅第七回第八回写了西门庆二十八岁那年六至八月间发生的几件大事,一为娶妻一为嫁女。
抛开嫁女一桩,单说娶妻这一遭,西门庆便如家常便饭。六月初二迎娶孟玉楼到家,八月初八把潘金莲又娶进门,中间还悄么声娶了个孙雪娥,两三月间娶进三位佳人,这速度也是没谁了。
那潘金莲又是如何嫁入西门庆府的呢?为何与西门庆认识更早的潘金莲却落后一步进西门府?
前面说,为了能和潘金莲在一起,二人合谋害死武大,可见西门庆这心里该多喜欢潘金莲。按着剧情发展需要,接下来那就是娶进家门长厢厮守。谁知半中间出来个孟玉楼,剧情突然反转。在媒人薛嫂的撮合下,西门庆和孟玉楼仅见一面就决定娶她,看起来孟玉楼更让西门庆心动,于是剧情的顺序成了先娶孟玉楼,后娶潘金莲。也就是说娶潘金莲之前先娶了孟玉楼。
为何会出现这个顺序,这个顺序说明了什么?
第一:西门庆本性喜新厌旧。无论是潘金莲之前的女人还是潘金莲之后的女人,都说明西门庆是个只见新人笑不见旧人哭的人。
第二:生意人唯利是图。娶孟玉楼不仅仅因其貌美如花,关键是手里有钱是个小富婆。为此,孟玉楼大西门庆两岁这个梗儿都可以随便省略。
第三:突出西门庆情场老手形象。西门庆花大力气只是和潘金莲玩玩,并没有打算娶她的意思,联系西门庆后来家里红旗不倒外边彩旗飘飘的故事。很可能,他当时就是这么想的。
可以佐证的是,第八回盼情郎佳人占鬼卦,烧夫灵和尚听淫声。
第八回讲,娶了孟玉楼西门庆乐不思蜀,月余没来找潘金莲。这说明,潘金莲已经迅速沦为旧人。她把门儿倚遍,却盼不来情郎西门庆。她没情没绪看什么都不顺眼,武大留下的女儿迎儿就成了潘金莲的出气筒,非打即骂,把小妮子脸上都掐出两道血口子。她为能见西门庆一面可谓用心良苦。多次派人前去打探,特别提到的有三次。
第一次:派遣养女迎儿去西门府打探,却无果而归。文中说:
使王婆往他门首去寻,门首小厮知道是潘金莲使来的,多不理他。妇人盼的紧,见婆子回了,又叫小女迎儿去街上去寻。那小妮子怎敢入他深宅大院?只在门首楚探,不见西门庆就回来了。来家被妇人哕骂在脸上,怪他没用,便要叫他跪着。
第二次:让西门庆的小跟班玳安送信,依然石沉大海。
潘金莲正在郁闷之时,突然看见西门庆的小跟班儿玳安从门前经过。她赶紧拉住,询问西门庆为何很久不来。没曾想玳安却告诉她,西门庆刚刚娶了一位美娇娘。潘金莲听后便哭了起来,这时玳安就给她出主意,说过两天是西门庆生日,赶紧给他写封信,保准到时候会来看你。
潘金莲按着玳安计谋写了情书让玳安捎给西门庆。结果西门庆并没有马上来看她。
第三次:重金给王婆,让她去请西门庆。这次果然请来了,其实潘金莲最先央求的就是王婆去找西门庆,为什么以前没找来这次却能找来,原因很简单,以前潘金莲舍不得放血。
眼看着西门庆生日到了,还是没有西门庆的消息。潘金莲怕错过机会,于是再次央求王婆去找西门庆来家。这次潘金莲认真安排王婆好酒好菜,还给了她一根金头银簪子。果然凑效,老辣姜王婆出马,西门庆马上就到,于是二人终于再续前缘。潘金莲为了留住西门庆的心,也赠他一个簪子,并头莲瓣簪子,簪上刻了一首诗:
奴有并头莲,赠予君关髻。凡事同头上,切勿轻相弃。
话虽这么说,潘金莲心里是不踏实的吧。只有嫁给西门庆,这事儿才算有点儿谱。但是西门庆不提潘金莲也不好意思说,俩人只是做一对露水野鸳鸯。
所谓无巧不成书,恰在这时武松寄回一封信,说不日将要回来。这一下惊醒三个梦中人,西门庆潘金莲和王婆。三人心中有鬼,怕打虎英雄武松回来不好交代。西门庆潘金莲一筹莫展不知如何是好,旁边王婆却轻描淡写说:
婆子道:“大官人,有什么难处之事!我前日已说过,幼嫁由亲,后嫁由身。古来叔嫂不通门户,如今武大己百日来到,大娘子请上几个和尚,把这灵牌子烧了。趁武二未到家,大官人一顶轿子娶了家去。等武二那厮回来,我自有话说。他敢怎的?自此你二人自在一生,岂不是妙!”西门庆便道:“干娘说的是。”当日西门庆和妇人用过早饭,约定八月初六日,是武大百日,请僧烧灵。初八日晚,娶妇人家去。
如此这般,潘金莲才进了西门庆府。可以说,这是一次没有建立在西门庆主动意愿上的婚娶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