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本天成 妙手偶得之

论释迦牟尼的原始佛说

2020-08-25  本文已影响0人  浦云轩

第一,佛在梵文中是觉悟者,用中国话说就是觉悟了的人,人和佛其实并没有距离,也无高低贵贱远近之分,不是那样历经千万年而不可得,佛和人唯一的区别就是悟与不悟,悟了你就是佛,就是如此简单而已。

佛并不自带神圣性质,只是后人为了传播教义,进行了改编,这是宣传的作用。

从原始经文来看,释迦摩尼没有说过自己是可望不可及的佛,他也不会什么大神通,他也是父母精华所生,不是从肋下而出,不沾血污,不是那样的光明圣洁,释迦摩尼和我们人之间,他不是等级阶级之别,所以中间也就并没有什么罗汉菩萨等存在,佛就是悟了的人,人是尚未悟的佛。

如是而已。

那罗汉菩萨又怎么说,佛与人的距离并不是打怪升级,一级一级往上爬,而是老师教育学生,只有这两点,你会了就会了,好比做题,不会就不会,不可能说你半会不会,封你个菩萨罗汉,不是这样的。

第二,释迦摩尼也许承认有六道轮回存在,但重点不是这些,就犹如孔子的“未知生,焉知死。”一样,是不屑于回答的,也不能回答的,也就是说凡是讨论六道轮回谁是“主体”,这种学说,从来不是释迦摩尼原始的教义,这属于佛的十四不记,佛为此还打了个比方,说有人中了毒箭,急需救治,你却问医生的年龄如何,有无婚配,家中父母尚在否,失之毫厘,缪之千里。

佛的十四不记:

1,恒常存在。(“世有常”)

2、世界不会恒常存在。(“世无常”)

3、世界恒常而又不恒常。(“世非有常非无常”)

4、世界非恒常非非恒常。(“世非有常非无常”)

5、世界有边际。(“世有边”)

6、世界无边际。(“世无边”)

7、世界有边际而有无边际。(“世有边无边”)

8、世界非有边际非无边际。(“世非有边非无边”)

9、生命即是物质身体。(“命即身”)

10、生命与物质身体并非同一。(“命异身”)

11、佛死后还存在。(“如来死后有”)

12、佛死后不存在。(“如来死后无”)

13、佛死后存在而又不存在。(“如来死后亦有亦无”)

14、佛死后非存在非不存在。(“如来死后非有非无”)】

从最后几记我们可以得出,释迦摩尼是不回答你死后去哪的问题,到底存在不存在,到底谁在轮回的问题。

第三,释迦摩尼是客观世界规律的发现者,不是支配者,也不是创造者,所以天界,地狱,净土,轮回,这些不符合客观世界的事,释迦摩尼大概率是不信的,就算信也不是重点。

这个规律释迦摩尼说是“缘起”,释迦摩尼是想让众生换个角度看世界,而不是说这个世界能被他“改造”,所以佛说的众生平等是说,佛和一切事物都受“缘起”,都在“缘起”下平等,都逃不过这个规律,所以他并不具备赐福免灾等能力,也不能超越这个规律。

释迦摩尼更像是一个辩证唯物主义者,只不过辩证唯物主义者的重点在“有”的方面,释迦摩尼却更看重“缘起缘灭”的“无”一面。

第四,佛所说的客观世界规律“缘起”,可以用佛的三法印表示,即:

(1)诸法无我:世间一切事物,都是因缘和合的暂时体现,没有所谓的永恒不变主宰存在。

世界无“本源。”

(2)诸行无常:世间一切事物,都处在“缘起缘灭。”没有永恒的事物。

一切事物“无自性”

(3)涅槃寂静:即用上述两种心态观世界,所得的心态,心不乱,不焦虑,不执着,不恐怖生死,能平稳幸福安宁的过一生。

第四,“因果”是片面的理解了的“缘起”。因果并不是简单的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并不一定是做好人就会有好报,做坏事就会得到惩罚,他中间没有必然性,“缘起”是一切事物的“缘起”,并不是一对一的关系。

不管“缘起”如何复杂,记住他也是世界现有事物之间的“缘起”,不存在“凭空而起”,“无中生有”,有点类似“奥卡姆剃刀”。

总之,释迦摩尼的佛说,不是一种宗教,不是一种哲学,是让你用“缘起”这种观点,能把这客观世界事物看透彻,心安理得,不悲不喜的过好一生。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