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祖和醉侯
早年间,白水县集贤村住着一个姓杜名康的人,是夏禹的后代。他性情温和,心地善良,是个出名的好人帐。
杜康无田无地,就靠着用村头的泉水酿酒度日。他酿造的酒胜过天上的玉液琼浆,其中最好的要算“千日醉”。“千日醉”开坛千家醉,泛杯十里香。饮这酒,不过三杯,就要醉倒,醉就是一千日。
好酒得卖个好价钱,杜康在酒馆的墙上题了一首诗:一壶黄酒三百两,一壶烧酒换江山。君子但饮三杯酒,不醉三年不要钱 。
一个春暖花开的三月天,杜康因事外出,三天后才能回来,临行时对老伴说:“若有人来饮酒,须得记下名字和住址,以便讨要酒钱。
中午时候从门外走来一位穿戴整齐、举止文雅的中年人。他姓刘名伶,原是江南人,因为进不了官场,就和妻儿来到白水,置了几亩田产度日。这天,刘伶闲着没事,独自一个到野外散心,忽然,一股酒香扑鼻而来,就迎着酒香来到泉边酒家。
刘伶一踏进门,就看见粉壁墙上那首既像价目表,又像酒告示的诗,心中暗想,什么好酒,这样夸口!随即往桌边一坐,呼唤道:“酒家,拿酒来!”杜康老婆走出来一看,认不得,忙问:“客人,吃酒吗?”刘伶说:“来三壶好酒。”杜老婆问明他的姓名、住址,就给捧来了“千日醉”。刘伶接住酒,一股浓浓的酒香直钻鼻孔,先就一阵欢喜。杜老婆取一杯,刘伶吃一杯。第一杯酒下肚,他觉得天旋地转;第二杯酒落肠,他感到浑身像棉花;等第三杯酒吃尽,他已魂去醉乡。杜老婆一看刘伶醉了,就让小二把他送回家去。
刘伶的妻子一见,知道他又醉了,忙去侍候。刘伶躺在炕上,自觉这一醉不同往日,就对妻子嘱咐说:“人生总有个到头的日子,只要死得痛快,也就可以瞑目了。我们夫妻一场,我死后,你就把我和酒缸埋在在一起。我在世爱吃酒,死后还要醉倒在九泉。”说完,就慢慢地“死去”了。
刘伶的妻子痛哭一场,看着把丈夫葬埋了。
三天过后,杜康回到家里,知道在他走后安宿庄的刘伶先生来过,吃了“千日醉”。他取来帐簿,看了日期,作了个记号。打这以后,每当月圆的时候,杜康就在帐上刘伶的名字下面划上一个圆圈。等划到三十四个圆圈时,他一算,刘伶已到清醒的日子。于是,杜康来到刘伶家里,对刘妻说:“刘先生吃酒千日,已到酒醒之时。”刘妻伤感地说:你何必这样说?人死哪会复生!”杜康忙解释说:“刘先生吃的是‘千日醉’。他是醉,不是死。”刘妻有些不高兴,说:“你造的酒,也不是王母娘娘蟠桃会上的仙酒,哪有一醉干日复醒的?”杜康见劝不转刘妻,只得闷闷地走了。
当天夜里,杜康叫小二掮上镢头铁锨,俩人出了酒馆,来到刘伶墓前,就动手
刨了起来。刨呀刨呀,直刨到三更过后,才露出花棺。棺盖揭开,一股浓郁的酒气直冲上来,立即把小二冲倒了。杜康自言自语地说:“你这一醉,也少不了千日。”随即把小二送出墓坑外。这时刘伶已坐了起来,杜康高兴地说:“啊,刘先生你已醒过来了!”刘伶听到有人说话,睁开双眼一看,咦!自己怎么坐在土坑的棺木里,莫非自己已经死了?再一细看,面前站着位素不相识的人。他迷糊不解地问:“我是死了,还是做梦?”杜康哈哈大笑说:“刘先生是吃了‘千日醉’,今日才醒过来的。”刘伶忙问:“老公是谁?”“我叫杜康,是来讨要酒钱的。”句话说得刘伶恍然大悟,忙起身作揖行礼。
刘伶跟着杜康回到自家门前,叩开门,妻子盯着三年未见的丈夫,惊得说不出话来。刘伶忙对妻子说:“是杜兄救我复生,快过来谢过。”妻子一听,惊喜得泪花顺脸直流,对杜康拜了再拜,连说:“杜兄可是个大恩人呀!”
刘伶把杜康让在主位上,俩人论酒说酿,直说了三天三夜。杜康对刘伶说:“我不是为讨酒钱而来,是为了寻找知己而来。老弟,你就跟我走吧!”于是俩人出了家门,有说有笑地向南山去了。
从那以后,当地人再没有看见过杜康和刘伶。不知隔了多少年,在华山水帘洞的石壁上,出现了他们两个人的形象,人们叫做“和合二仙”。后来,为了怀念这位成了仙的酿酒大师,把杜康叫酒祖,把嗜酒如命的竹林七贤之一的刘伶叫醉侯。人们就把早先杜康住过的村庄叫“杜康庄”,把那口他汲水酿酒的泉叫“杜康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