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11

2024-03-10  本文已影响0人  魏博洹侯

学中医,先期要做大量积累,需要识经络、穴位,看方药,解医案,懂天文,识地理。

有了一定积累,然后用汤液经法圆融贯通,将所学串联起来,串联的过程中会有恍然大悟之感。

看网上有人分享治疗嗓子的偏方:嗓子不利,咽干上火,会用温水泡大颗粒青盐,先喝几口,然后含在嘴里一点一点下咽,嗓子半天就会好。

用《黄帝内经》解释:咽干上火,乃是肾水缺乏难以上行滋润,咽喉是少阴肾经必经之地,咸主肾,补咸就是补肾,肾足,水就足。

学习《汤液经法》可以完善这种解释:

酸补肺,咸泻肺,辛散肺。
苦补肾,甘泻肾,咸润肾。

青盐,咸也!与泻肺和润肾都有关。

肺属金,肾属水,五行相生,金生水。

肾水不足,自然需要肺金来补。

水的源头在金上,所以一味青盐既能泻肺又能润肾。

解释如果就此结束,似乎略显不足。

看下图:

与咸味有关的五脏,还有心。

心,火也。

心血不足,自然心火上炎。

如何补心血?

图上写的很明白,需要咸味来补。

一味咸可以治疗肺痈,可以治疗肾水不足,还可以治疗心火上炎。

用咸补之,血多了,心自然会凉下来。

但归根到底,还是因为肾气不足造成的肾水不足。

如果再推导,一定是脾不运化导致的土不生金。

土不运化津液,金自然会少,水也会跟着少。

所以补咸的同时加甘味药效果会更好。

一方面甘能补脾,另一方面甘能缓肝,还有一个重要方面,甘还能泻肾水。

看上图。

水泻,升阳之气勃然透发,肾阳火旺,上焦心火自然下行与肾火交泰。

底火旺了,泻出来的水自然蒸腾而上滋润全身。

两味药一升一降,可以调理身体阴阳。

//

看懂了吗?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