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体都正常,为何我会不舒服?

2018-10-07  本文已影响0人  qd千与千寻

查体都正常,为何我会不舒服? ——小美的“心脏病” 小美是一个医院的急诊科护士,性格很活泼开朗,虽然偶尔有些女孩子的小心眼,但还是朋友蛮多的,经常约着朋友一起出游。 5月份,朋友A开车带着小美一起去黄岛玩,经过海底隧道时,A无意中说起,听朋友说,有人经过海底隧道时会觉得胸闷心慌,感觉很害怕,询问小美有没有过类似的感觉?小美说没有啊,我从来没有过这样的感觉。过了一会,车子可能快到海底隧道的中部地带了,小美毫无缘由的觉得紧张起来,自觉不自觉的有点胸闷,心跳快,下意识的用手摸摸胸口,竟然胸闷的更厉害了。并向A寻求帮助“我怎么有点胸闷,喘不动气。”A一听也很紧张,赶紧让小美深呼吸,在朋友的指导下,小美经过几次深呼吸后,情绪逐渐稳定一些,胸闷也有减轻,当车子开出海底隧道时,小美的胸闷基本没有了。当天,小美一点玩的心思也没有,第二天赶紧到医院做了全面的检查,一点异常结果也没有,医生也说没问题,说可能是偶尔的不舒服,不用放在心上。但小美自己心中暗自嘀咕,我都那么难受了,怎么能没有异常呢?结合自己的医学背景,想难道只有在发作的时候做心电图才能有异常? 时隔不久,有一天小美开车上班的路上,遇到大堵车,上班快迟到了,但车子迟迟挪动不起来,焦急的不得了。毫无预兆的,胸闷心慌感再次出现了,还是像上一次一样,胸闷,喘不动气,心跳快,心脏好像要跳出来,感觉自己是不是快要憋死了,这种感觉太可怕了。小美已经等不及到自己工作的医院,赶紧就近找了家医院,谁知,刚到医院的时候,自己难受的感觉已经没有了,但还是坚持做了心电图,心脏彩超,结果还是正常的。这是怎么回事?明明我那么难受,为什么就是查不出来呢?又是结合自己的医学背景,猜测难道这是疾病的先兆表现,目前的仪器检查还检查不出来,但其实器官上已经有了病变? 这个疑问,犹如一个黑洞,在小美的心底扎下种子。而那些症状,也时不时的光顾,对她的心情、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困扰。她不敢开车经过海底隧道,高速公路或者离开工作医院太远的地方,上班也要提前出门,防止遇到堵车。回避一切可能引发她症状发作场合,也不敢去附近没有医院的地方,担心症状发作后附近没有医院,不能及时救治,导致生命危险。即使不出门,呆在家里,也会时不时的想起自己的病,整天担忧,不知道什么时候症状又会发作了,而自己会不会在哪次发作中,真的死过去?即使生活中千防万防,但依然防不胜防,每月依然有那么一两次发作,每次持续不到十分钟,就慢慢好了。为此小美很苦恼纠结,自己这是怎么了,隔三差五的做做心电图检查,还是没问题,也不愿和朋友出去玩,生活再也不能自由自在。 6月份,小美的父母在郊区买了套房子,想用小美的名义买,送给女儿做嫁妆。原本开心的事,小美却一点开心不起来,因为怕路上发病,小美没有勇气开车去郊区售楼处办理手续。而且自己现在的这个难以言语的病太痛苦了,她对房子,车子,钱也一点提不起兴趣。 无奈中,小美来到了心理科门诊就诊,医生告诉她这是“惊恐发作”时。 惊恐障碍具有以下几个临床主要特点:(1)发作无明显诱因,无特定环境,发作不可预测。(2)发作时情绪表现强烈的恐惧,焦虑,并有濒死感等。身体上有许多自主神经症状,比如头晕、心慌、过度换气、胸闷、窒息感、眩晕感、震颤、手脚麻木、手抖、出汗、面部潮红或苍白、胃肠道不适、步态漂浮感、喉头堵塞窒息感等。也可有人格解体与现实解体等体验。患者对以上的感受,继发出现担心摔倒、担心出现死亡后果、担心精神失控与精神错乱等思想。继发的负面思想会加重惊恐障碍发作,把疾病推向高峰。(3)发作间期无其他症状,心身与社会生活工作基本正常。因惊恐障碍发作时,患者十分难受与恐惧,又无法摆脱。所以多数人都有害怕再发作的精神焦虑,从而回避可能引发症状发作的场合或活动。 听完医生的详细解释,小美感觉到和自己特别符合。很感激医生,就诊了这么多医生,终于有医生能合理的解释她的症状是怎么了?那该怎么治疗呢?医生告诉小美:治疗方面分为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小美目前可以服用一些抗抑郁药物和抗焦虑药物。在这些药物的帮助下,小美低落、紧张的情绪会好一些。一听到吃药,小美接着就问:吃这些药会不会有副作用,会不会有依赖?答案是否定的,现在常用的都是新型的抗抑郁药物,除了常见的口干、便秘等,基本没有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待症状缓解后,坚持服药3到6个月,在医生的指导下,逐渐减药,也不会引起药物依赖。听到这样的回答,小美同意用药治疗,果然,服药半个月之后,她的紧张感减轻了很多,起码在家中或者是工作的时候,心情好了些,那种总是担心症状发作的感觉少多了。 同时小美也接受了心理治疗,在心理治疗中,咨询师和小美一起回顾了之前的几次典型的惊恐发作的情况,帮助小美梳理了每次惊恐发作时,她脑海中经常会跳出来的一些负面的想法,例如“我现在的感受就是心脏猝死的病人的感受”“我心脏肯定有问题”“我要是死了我爸妈怎么办啊”,特别是小美的医学背景,经常接触到突发心脏病病人的经历,更是让她深信以上的想法的正确性。而这些负面的想法,更是加重了小美发作当时不舒服的感受。 反复做了各种检查,却依然没有问题,放在普通人身上,可能就会放弃了对于疾病的怀疑,而小美没有。因为她在急诊工作,遇见过太多不久前刚体检完,身体没有大问题的人,不久之后突发心脑血管疾病而呼叫120的情况。她担心自己也是这种不常见的情况,而自己的健康容不得忽视,即使做了好多次心电图,下一次发作时,她也担心,这次会不会是真的了?我还是要去查查才能放心。 听到咨询师的解析,小美觉得太有道理了。那我该怎么办呢?下一次发作时我还要不要去检查?万一是真的呢?不检查我又该怎么办?咨询师告诉小美,相信小美也能赞同,医学不是万能的,现在的仪器确实有存在误差的时候,那么小美是想选择哪样的生活呢?为了防止万一而一直不停检查的生活还是像普通人一样该做什么做什么,真遇到了人力不能为的万一的情况也就认了?小美肯定的选择后者,前者的生活太痛苦了。那么既然要选择后者,就不能任由自己的担心泛滥。就要尝试,当我不舒服时,我能不能忍一忍?如果我忍住,不去做检查,我又会怎么样? 小美每次发作时,胸闷心慌,喘不动气,用医学的观点来分析,是过度换气的情况,这时,要做的就是深吸气,然后憋住,等实在憋不住的时候再慢慢把气呼出来。这样做两三次之后,胸闷心慌感就能逐渐缓解。 小美对此表示赞同,加上对于医生的信任感,愿意试一试。在不久后小美果然在堵车时又发作起来了,这时按照咨询师的建议,忍住要去检查的焦虑,提醒自己“我没有病,我这就是惊恐发作了。”“深吸气,憋住,呼气”。这样三次之后,难受的感觉真的慢慢没有了。 这时,小美抬头看看外面的天空,好蓝啊,好久没有见到这样美的蓝天了。 后记:经过三个月的服药治疗和心理治疗,小美最近半个月已经没有出现胸闷憋气的症状,生活圈子也明显的扩大,在青岛市里活动已经基本无障碍,整个人也更自信了。期待后续的继续治疗,让小美能够完全好起来。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