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通俗讲:道家·老子天下第一·03-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宋朝有个叫范仲淹的大文豪,诗文都很厉害。他在著名的《岳阳楼记》中写道:“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皆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后人推崇此文,也推崇他的洒脱、超然的人生态度。
这源于老子的《道德经》。
《道德经·十三章》说:“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意思是:世人得失名利之心太重,所以得到荣宠或受到屈辱时都会惊恐,这种祸患就是来自于对自我身心的过度重视。
这句话蕴涵着深奥的哲学义理,反映了老子清心寡欲、淡泊宁静的思想。
每个人都有荣誉感和羞耻心,这不仅仅是一种道德情感,还表现为人的一种自然和社会本能。这个本能就是趋吉避凶。
生活中这样的事例实在太多,小学生们总是争先恐后举手发言,就是为了争取荣誉,因为被老师表扬的感觉很好啊,同学羡慕,父母高兴,自己脸上也光彩。可当被老师批评时,就会羞愧难当,脸红耳热,无地自容。上班早来晚走被上司表扬,加发奖金,脸上有光,兜里有钱,无比荣耀和喜悦;因为迟到被上司批评,还要扣发奖金,好没面子,心情沮丧。所以一般人都认为获得荣誉是好事,蒙受屈辱是不好的。
老子的观点却出人意料。他说“贵大患若身”,惊恐与宠辱都是大祸患,还都不是好事。
为什么这样说呢?我们有点发现了,这个老子常常出语惊人,思维怪异,总是把人们导入一种形而上的怪圈之中。我们来看下面两个例子:
《儒林外史》里面有个叫范进的老秀才,考了多年的举人都没有成功,胡子都白了。没想到一天忽然敲锣打鼓传来他中举的消息,这是大好事!“久旱逢甘露,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金榜题名这可是古人人生中四大快事之一啊!可范进被这晴天霹雳震懵了,惊愕之后便大叫:我中了!然后狂奔而去,彻底疯掉了。
另外,大家知道《孙子兵法》,其中有很多的谋略具有科学价值,研究人的心理活动。《三国演义》中,最常用的一种兵法叫“激将法”,就是通过羞辱对方使之激怒,丧失理智做出错误的举动,进而克敌制胜。“三气周瑜”的关键,在于周瑜过于关注宠辱声名,所以才因气丧身。
所以,老子断定“宠辱若惊”都是大祸患。 就是抓住人们“宠辱皆惊”的人性弱点。
那么,人们为什么会在荣宠或屈辱面前大惊失色呢?
年底发奖金,可以增加收入,可以购物消费,可以提高生活质量,怎能不洋洋得意呢?反之,被扣罚了奖金,不仅物质利益没有了,还折了面子,又怎能不惊恐沮丧呢?由此,老子挖掘到“宠辱若惊”的根源,在于人们心灵,在于人们过度在乎自身的感受。凡事总是计较荣宠或者屈辱给自己带来的得失。换而言之,人们常常取悦于自己的感受。
自私其身就导致重视外物,重视外物又导致情随物移,说得明白些就是患得患失。佛教也有类似理念,佛家说:“天下之苦,莫过有身。”就是说,天下的痛苦,没有大过拥有身体的。拥有身体,你就为身体的愉悦而快乐,因身体的痛苦而沮丧,也就会为满足身体的生理需求而产生贪欲。
古人说“酒色财气”不好,《三言二拍》中讲了许多这样的故事。为什么明明知道“酒色财气”不好而人们还是要那样迷恋呢?就是因为这四样东西可以满足身心的欲望。所以说,人生最痛苦的事情,就是为了身体而患得患失。这恰好成为老子“贵大患若身”的注脚。
佛家提倡放弃物欲,忍辱负重,教人们“放下”,不生“分别心”。
什么是分别呢?就是面对事件,不见其利弊得失的分别差异。还就刚才的例子来理解这句话。对于年底发奖金这件事,不去考虑由此的得失利弊,多寡,我都以同样的平静心来看待,不因多而喜,也不因寡而悲,看淡这件事,这就是没有了“分别”,也叫“放下”,就消除了烦恼。
不生“分别”心,说白了就是不计较,它是佛家的重要理念,也是境界。
佛教很讲究境界,什么是境界,就是觉悟的程度。佛教分为大乘和小乘。小乘讲修行个人,自我完善,相对比较狭隘;大乘讲大慈大悲,普度众生,让天下人都完善,都朝佛的方向努力,这就是大胸怀,是高层次的觉悟,也就是大境界。所以,有无“分别心”还是判别佛法果位的重要考量。有分别心的就是普通众生,无分别心的就是佛菩萨了。
话说回来,如何解决“宠辱若惊”这个问题呢?
老子的思维很有逻辑。
老子说,既然这个祸害是源于人们太自私,那么如果我们不自私,不就没有祸害降临了吗?问题似乎解决了。可老子并没有就此停止思想。圣哲之人的伟大之处恰恰就在于,他们是在常人停止思维的地方继续思维。
老子深入说,如果用重视自身的态度去重视天下,用爱惜自身的态度去爱天下,不是更好吗?他在“无身”的基础上引申到“以身为天下”,把“己身”等同于“天下身”,如此,我即天下,天下即我,“我”都不存在了,哪里还有什么个人的“宠辱若惊”了。
可见,道家具有博大的宇宙情怀。而且,往往比佛家、儒家更为高明和深刻。
范仲淹说:“先天下人之忧而忧,后天下人之乐而乐”,很有社会责任意识和献身精神,是典型的儒家思想,以天下为己任嘛!但从哲学角度看,他还是把自己与天下人有所区别,没有等同看待。对照道家思想来说,这还是有所遗憾的。里面还是有“自我”这个个人意识存在。
道家的要求是很高的。从上面看,佛家要求人们彻底断绝欲念,这违背社会、文明发展规律,根本不可能实现。而道家却提倡变“小我”为“大我”,变“自我”为“无我”,做损一身而全天下,无私无畏的道德之人,这是符合道德进步规律的,具有可行性。
有个故事可以从一方面说明儒家、道家的思想境界。
《吕氏春秋》上说:有个楚国人丢了一张弓,他既不沮丧,也不去寻找,却心安理得说:“荆人遗之,荆人得之,又何索焉?”古代的楚地也被称为荆楚。荆人就是楚人。他认为楚国人丢的,又被楚国人捡到,没有损失啊,为什么要去找呢?
这个楚国人挺豁达,也很爱家乡和家乡人。我猜,一定是个隐名埋姓的的高人。在先秦思想类古籍中,那些语出惊人者,大凡都是隐匿民间的高人,也大凡无名无姓。
孔子听到这件事后,很感慨,他评价说:如果去掉这句话中的“荆”就可以了。那就变成为“人遗之,人得之”。
孔子毕竟比这个楚国人的境界要高一层,弓是人丢失的,又被人捡到,挺好嘛,不必寻找了。由楚国人推及至天下所有人,胸怀更为辽阔,是更为博大的人文情怀啊!可见,孔子是站在人文角度、社会角度来理解这件事。
之后,老子也听到这件事,我们来听听他是怎么评价的。老子说:如果再去掉其中的“人”字就可以了。那就变成为“遗之,得之”。
不管是人或者其他生命,不管有什么东西遗弃在大自然中,又无论被大自然中谁或者什么得到,都是好事。都理所当然。意思是只要有益于世间万物,就无所谓孰得孰失。
老子讲天地宇宙,讲大自然。他站在更为高远的哲学角度思考这个问题,所以境界更高。人只是自然的一小部分,恩泽天下万物才是因顺自然,才是最大的道、最大的德,最为博大的宇宙情怀。
我们看《动物世界》一类自然科学电视片,都知道生物链。无论哪一个环节都是下一个环节存在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有时某些环节可能温婉而怡情,有时某些环节会惊悚而残酷,但都缺一不可。自然就是一个这样的循环体系。现在我们讲环境保护,讲生态平衡,就是提醒人们不要仅仅站在人类发展的角度,而应站在整个大自然均衡发展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只考虑人的发展,忽略、制约甚至破坏了大自然的发展,那是不对的,不是因顺自然。从现代哲学角度看,就是“人类中心主义”。而且,破坏自然本身也是在制约人类的发展。因此,从这点上看,我们不能不慨叹,老子的境界确实比孔子更为高远。
老子教导我们,无论是在大欢乐或者在大痛苦面前,都守持一颗平常心,主宰情绪,而不被情绪所主宰,做到不患得患失。这不仅具有大德睿智的味道,而且透出三分的潇洒,是对自我生命所处境遇的一笑置之。充满大气,充满大趣。,令人们不得不仰而视之。
尽管,“宠辱不惊”表述的是一种理想的境界。我们无法全然做到。即使是那些逍遥在奥林匹斯山上的神祗们也做不到。但我们可以朝着那个理想巅峰攀登,养蓄心性,追求生命超越自我的大度与恬淡。
请关注《感悟生命》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