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結對不團結
今天《聯合早報》有兩篇文字,分開來看,價值不多,合起來看,價值倍增。其一《汪洋:统一战线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重要法宝》;其二《早說》。對於“統一戰線”,大家應該不會太陌生,也的確是“法寶”。這些都無需多說。還是集中說說《早說》吧。這次主要是講民進黨“上下全力輓留”聲稱“相見不如不見”的呂女士。其全文如下:
“吕秀莲都回‘相见不如不见’了,但是民进党还在‘上下全力挽留’,向她乞求‘希望再给民进党一次机会’。沦落到这地步,不必了吧,民进党!——对于民进党表态全力慰留‘脱党’的前副总统吕秀莲,民进党前立委林浊水也看不下去,在面簿批评民进党‘沦落’。也有网民跟进点评,民进党高层表示挽留吕秀莲原本是场面话,结果下级认真了,也出来慰留,搞到全党都在慰留吕秀莲的残局。”
呂女士要“脫黨”(雖沒有明言,但蔡女士都說要見面和輓留了,她還是說“相見不如不見”,這與“明言”祇剩下文字表達的區別了),鑒於她曾是民進黨籍的前副總統,政治影響力雖不及當年,但地位在那,影響力還是不容忽視的。因此,難怪讓人產生這樣的聯想——“民进党高层表示挽留吕秀莲原本是场面话,结果下级认真了,也出来慰留,搞到全党都在慰留吕秀莲的残局”。這種聯想不無道理——真乃“殘局”。
在於呂女士本人,或許祇是想通過此舉刷存在,讓大家重新重視她,所以,并沒有講話說死,好讓新聞沸騰好些天,甚至最終還真被輓留了,突出自己的份量。
在於蔡女士等人,或許果真認為呂女士的利用價值不高,況且總以黨內老人自重,礙手礙腳,真心覺得要走便走,祇是礙於她的曾經的地位,說話小心,不想被認為過河拆橋。
在於下面的人,或許真沒領會高層的意思,做出“全力輓留”的舉動。
唯獨林先生最實在,將這一些捅破。然而,最實在卻又最不聰明。這樣一來,民進黨過河拆橋作風基本坐實了。最後,不時地會被對手提及。而且,內部也會產生微妙的心理變化——自己腳下的橋,什麽時候也會被拆?那還能團結嗎?
統一戰線的團結期許,與民進黨內部不團結(更別提外部殺紅眼),基本可以看到今後的台灣形勢的變化了。
你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