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奈
吃完早饭和老公一起到田野里散步,碰见老公小学同学的妈妈,老公给对方打了个招呼,对方一下子居然没有认出老公来,老公尴尬地笑道:“我就是××啊!”
“哇,变化这么大!都快认不出来了!”对方感叹的同时还不忘上下打量老公一番,然后又说:“你看你们这些读书好的都出去了,我儿子在家长当包工头。”
咋一听像是羡慕的话,但对方话里话外无不是对自己儿子能赚钱的骄傲和自豪。是啊,在这个有钱就是爷的时代,谁有钱谁的社会地位就高,过年回村就会受到尊重,而那些混的不好不差的,回到家里就不怎么受尊重。
其实真要说社会地位,一个医生的社会地位怎会比不过一个包工头?但是回村过年村民可不管这些,谁赚的钱多谁在村里就受人尊重。你读的书再多,从事的职业再怎么高大上,如果赚的钱不如人家体力劳动者赚的多一样被人背后说闲话。
“看看他们家孩子,上大学跑那么远,在外地成家立业,一年回不了家几天赚的钱还没有一个不读书的赚的多。”类似于这样的话你会听到很多,只不过人家不当着你的面说罢了。
有时候觉得挺无奈挺迷茫的,十几年寒窗苦读,换的来不过是一份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工作,也就是众人眼里比较体面一点的工作,比如公务员、事业单位、国企跨国公司等等,外人看起来风光体面,但有些时候真的还不及一个体力劳动者赚的多。
你看人家在工地搬砖,可是也许人家搬砖都比一个坐办公室的赚的多,你看人家开塔吊,开挖掘机,整天风吹日晒,并不体面,但人家赚的并不比一个白领赚的少。归根结底,“知识改变命运”这句话并没有错,但如果没有赚到足够多的钱,只能说明要么自己知识还是太少,学历不够,要么就是自己能力不够。想要赚到更多的钱你必须比别人多更多的付出,读更多的书,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让自己成为整个领域内的佼佼者,当一个变得让周围同行都望尘莫及,你不赚钱谁赚钱?要知道“名利双收”不是毫无道理的,当一个人变得出名,钱财自然而然就来了。
一个小学毕业的人能够算基本的帐,能够放羊,而一个初中毕业的可以学习一门技术,一个高中毕业的可以学会计,一个本科毕业的可以坐办公室,一个硕士或者博士毕业的可以从事科研工作。
高大上的工作永远只留给学历高的人来做。说到底,这个社会的财富亦是符合“二八”定律的,百分之八十的财富掌握在百分之二十的人手里。而这百分之二十则是各行业的精英,没有成为精英就不要抱怨自己赚的少,谁的钱都不是大风刮来的,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是亘古不变的道理。想要过上更好的生活就必须比别人多更多的付出,你不服处,凭什么比别人过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