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工作方法管理

你为什么总在瞎忙?

2017-11-20  本文已影响5人  书言集

周一的上午,一到公司开始忙碌的一天,第一件事情打开电脑,收邮件,把相关的信息转发给同事,检查是否有客户留言信息,然后点击网页推送八卦新闻,和同事讨论周末购物战绩,抽空和同事讨论客户定制需求,一晃眼就到了12点,该吃午饭了。

你在凌晨三点发的朋友圈里面发出“累成狗”的文字加上一张凉掉的咖啡,却没有告诉大家基本上一半的时间是在刷朋友圈; 或者在熬夜加班,却忘了拖延症晚期,白天一直在做一些无关轻重的事情,只不过为了明天一大早要交的报表熬到12点。

以上的经历大家是不是觉得非常熟悉?这不就是大部分我们的状态吗?我们一直被这样的“充实”感动着,觉得老板就该给这样的我们升职加薪,否则就大骂老板是有眼无珠的周扒皮。

然而, 卡尔·纽波特在《深度工作》却告诉我们,这只是在做一些效率低的浮浅工作。

浮浅工作:对认知要求不高的实务性工作,往往在受到干扰的情况下开展。此类工作通常不会为世界创造太多价值,且容易复制。

卡尔·纽波特,麻省理工学院计算机科学博士,乔治城大学计算机科学副教授,畅销书作家。 他创立的“深度工作”概念,其含义为在无干扰的状态下进行专注的职业活动,使个人的认知能力达到极限。而正因为当前社会深度工作能力的日益稀缺,其与经济成功的关系也变得日渐紧密起来。

那什么又是“深度工作”?

卡尔·纽波特在这本《深度工作》里面有给我们详细什么是深度工作,如何深度工作。

深度工作:在无干扰的状态下专注进行职业活动,是个人的认知能力达到极限。这种努力能够创造新价值,提升技能,而且难以复制。

一、我们为什么要进行深度工作?

那“浮浅工作”和“深度工作”有什么区别呢?

在《Bright Side》有做相关的分析。

《深度工作》里,卡尔通过三个方面来论证深度。

从神经学基础上来讲:神经元周围汇集更多的髓磷脂,保护相应的大脑回路能更轻松有效地运转。专注某一项技能,迫使大脑回路不断燃烧,神经元周围就包裹更多髓磷脂,固化技能。增加深度工作时间可以有效影响人脑,全神贯注占据感官器官,让你把注意力只放在你关注的事情上。

从心理学角度来讲:一个人的身体或者头脑在自觉努力完成某项艰难且有价值的工作过程中达到极限时,往往是最优体验发生的时候。全身心投入工作,保持专注,将脑力开发到极限,可以给你带来深度满足感。

从哲学来讲:任何高水平技能的追求,都可以带来神圣感,培养手艺需要完成深度任务。

生产力规律:高质量工作产出=时间*专注度

工作时专注度达到最高,单位时间里的工作产出也将实现最大化。为什么有些人的工作看起来轻松又高效呢?因为这种高效的产出是基于深度工作,在工作的过程中,注意力高度集中,这样才能提高效率。

二、是什么固有思维阻碍我们进行深度工作?

1.度量的黑洞

2.最小阻力原则

3.忙碌代表生产能力

4.对互联网的顶礼膜拜

5.对生意来讲是坏事,对个人来讲是好事

深度工作是少见的。社会节奏的加快和科技的进步,迫使我们在最短的时间创造最高的效率,“求快”的思维其实从某种程度来说,是不利于深度工作的培养。即时通讯和社交媒体的快速发展,使我们的注意力被大量转移,这种随时性的干扰,也会打断大脑持续思考的能力。

三、如何开展深度工作?

1.工作要深入

根据每个人的实际情况,选择属于你的深度哲学。

禁欲主义哲学:完全摒弃干扰和浮浅

双峰哲学:特定时期,一分为二

节奏哲学:常规习惯,根据节奏进入深度工作

新闻记者哲学:随时进入深度工作

根据我们大众的工作生活情况,其实大家会采用节奏哲学和新闻记者哲学的深度工作。但是进入深度工作状态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那就需要我们去刻意练习,通过专注力训练,迅速进入深度工作状态,帮你大幅度提高工作质量和速度。

2.拥抱无聊

在“像罗斯福一样工作”中提到:高强度工作-不插手邮件,不做白日梦,不浏览脸谱网页面,不数次来到咖啡机泡咖啡。其实这就是一个专注力训练的要求,需要我们专注于单一的重要目标,不要分心去做其他事情,因为你想做的事情越多,完成的事情就越少。

3.远离社交媒体

如今,社交媒体侵占我们的时间,大家像是患了强迫症,每隔十分钟就要刷新一次朋友圈,害怕遗漏所谓的重要信息和新闻,无数次被微博弹出的八卦消息转移了注意力。这些社交媒体的信息对我们真的有那么重要吗?现在到底是我们在玩朋友圈,还是朋友圈在玩我们?试试看关闭朋友圈,或者强迫自己一天不打开微信,或许它真的没那么重要,天也不会塌下来。

4.摒弃浮浅

文章中介绍的流程导向方法回应邮件,其实是一种深度思考的方式。有时候对于问题的即时回复并不能真正地解决问题,大家在这样来回确认的过程中反而花费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所以,在提出问题或者回复问题的时候,多花一点时间去思考,去罗列可能遇到的问题以及对全方位的解决方案,尽量摒弃浮浅的沟通。

卡尔·纽波特在《深度工作》里说: “在网络工具时代,知识工作者越来越多地用浮浅工作-像人工网络路由器一样不断地收发邮件,不断被小事扰神。在极度浮浅的状态下度过足够的时间,将永久性降低自己深度工作的能力。”

有时候,付出了时间,并不一定代表你在投入的工作。

所以不要再用疲劳战术去工作了,这样既没有效率,浪费时间,又让自己受累。忙碌并不代表高效,深度工作也不需要你无休止的加班,浮浅工作,只会让你看起来很忙。如果我们没有区分浮浅工作和深度工作,就会被这个假装努力忙忙碌碌的自己给骗了。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