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中的鲸 第二章
不过真要说起我和洛云的故事来,其实在很久之前就开始了,那一年我们都在初二,那一年我们都十四。
即便现在回想起来,这些年来最快乐的时光就是初二那年,那一年发生了很多,也留下了很多。
故事发生在一个小镇,小镇没有张嘉佳书里的名字那么好听,也不叫云边镇,也不在云边。不过有云朵,有泉水,就叫它云水镇吧。
我家是云水镇范围最边缘的一个村落,村里也算是大的了,也有数百户人家,的确也说不上小。
洛云家就在云水镇,也算一个小小的镇中人,不过在初二之前,我们都没有交集,甚至都没有说过话。
小学升初中,由于家里比较远,不得不在学校附近租一个房子,那个时候我十三岁,原本家里的打算是让我奶奶给我做饭,可是奶奶走的很突然,脑溢血,最终没能过来。
逝者已逝,活人的生活还要继续,我在小学升学后的那个暑假,学会了做简单的饭菜,炒菜和做面。
最终家里还是不太放心我,刚好我姨姨在另一个小镇教书,经过一番周转,我背起了大包,去云水镇旁边的镇里,踏上了一段求学之旅。
刚开始去还是有些慌乱,只身来到另一个城镇的我,不亚于后来去另一个城市生活。有了林妹妹的经历,却没有林妹妹的玲珑心,因此也就没了石头记里面那段让人感伤肺腑的故事。
不过身边总有熟人,小姨人也很好,也是年少不知愁,日子一天天倒也极快。
那个时候的学习一直很缓慢,生活也是,就像舅舅家拖拉机一样,载着一起要上山的人,一路冒着黑烟,一路慢慢摇上山。
学校里两周军训,三周上课,当我还没认全班里人的时候,我二爸来了。
和另一个人,带着一则消息。
我二爸也是个老师,也在中学教书,不过那是一个很远的地方,所以当初也就没想着让我去我二爸那里。
我读小学的时候,我二爸读大学,我读初中的时候,他当老师,刚好这次,他调到了云水中学,也就是云水镇的那所中学,原本我要去的那所中学。
一听到这,我就微微有些兴奋,原本小学所有的同学都在云水中学,而且我和我二爸的关系也不错,毕竟年龄相差不是很大,他也没我爸那么严肃。
于是周末晚上刚上了晚自习的我,第二天就出现在了云水中学,甚至连有些在教室的书都没有拿,那个时候QQ也刚刚流行,地处偏远山区的我们,自然没有机会接触,于是和那几个刚刚建立不错感觉的同学,从此就断了联系。
很随意,也很顺畅,一周之后,我基本已经适应了云水中学,如今再去问以前那些初中同学,他们很多都不知道,我其实是半路转过来的学生。
云水中学的学习压力比我最初读书的那个镇大多了,不过这只是我最初的想法,等到后来才发现,在这压力之下,反倒是我玩的最开心的一段时光。
初一等到完全适应和同学们打成一团,已经是冬天了。
我在家是属于话不多的那种,在陌生人面前也是,不善言辞。不过混熟之后,我却成了话极多的那个,凡事喜欢搞点和别人不一样的,即便下雪,我也绝对是那个朝同学衣服里塞雪球的那个。
于是,我被我们班的三个女生堵在角落,朝我衣服里一人塞了一个大雪球……
不过这事情和我关系不大,那个时候是比较淘气,但也知分寸,我也绝对不会朝女生衣服里塞,不过很显然,我们班的女生并不这么想。
那一幕,至今我记得清清楚楚,很明显,那段往事并没有在我记忆中沦陷,或者用专业的话来说,就是没有被遗忘,而是在脑海记忆中记载那段故事的神经元一遍遍被刺激,没有凋亡。
后来她们三个,一个成了我同桌,一个成了我喜欢三年的人,一个成了喜欢我三年的人。
乍见之欢,一时心动,再而衰,三而竭;
久处不厌,一往而深,再而刻骨,三而铭心。
时间就这样在整个冬天里,飞度的消散,就像四楼楼顶消散的雪花,太阳一出来,是它最闪耀的时刻,也是它最难过的时刻。
那个时候,对时间还没有太多的概念,只知道推日下山,放学回家,一顿三餐,日子就这样平凡的过着,转眼便到了初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