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小说II风雨岁月(132): 边走边看
工作组沿着水渠路线一直往水源方向走,社员们都不停歇地在迈力地挑渠,翻出来的土方像一条长龙蜿蜒地盘旋在山岭上。尽管已经进入了秋季,但太阳的照射似乎一点都没有减弱,烤得人汗流浃背。
张文义擦了把脸上的汗水,说:“今天,到现场查看,社员们都很给力,比我想象的进度快多了。刚才,老田头说天不亮就出来挑渠,真的让我很感动。咱们搞合作社,有这样勤奋努力的社员,还有什么事干不成。按照现在这个进度,估计明天大多数人家就能完工,最迟的也拖不过后天。”
李宝才说:“是啊!之前我也低估了社员的战斗力,后天绝对能够保证土渠完工。这样一来,大家还能休整几天,就基本上全面进入秋收。”
“就按照这样的安排向前推进。不过,关于修渠的技术问题,咱们今天也可以讨论一下,让蔡副组长拿个方案出来。”
蔡常福听到张文义让拿出技术方案来,谦虚地说:“我也是个半路出家的土八路,只不过有些经验罢了,哪有什么修渠的技术呢?”
“你们听听,蔡副组长多会说话,就像麦田里的穗子一样,越是成熟头压的越低。”听着张文义形象生动的比喻,几个人哈哈大笑起来。
蔡常福说:“既然组长把这个重任交给我了,我绝对不然大家失望,但需要大家共同出主意,想办法,众人拾柴火焰高么!”
张文义风趣地说:“对呀!你先把火堆点起来,咱们就好往上架柴了。”
几个人边走边说,还不时地查看大家挖出的土渠是否符合质量要求。不一会,就来到李宝才家的地段。在张翠英的心里,从来就没有指望着李宝才干多少活,她带着水源两口子和她的一双儿女,挑渠的进度丝毫不比前后的人家慢。
看到李宝才和工作组的人走到跟前,张翠英笑着说:“欢迎工作组的领导给咱指导!”李宝才赶紧向工作组的人介绍家人。
张文义说:“谁说女人不如男?看你家媳妇,你不在的时候照样不拖后腿。张翠英同志,我早就听过你英勇故事,不得不佩你这个女中豪杰!”
“那都是逼得没办法了,才豁出去了。”说着,张翠英放下铁锨,从暖瓶里倒了一杯水,递到了张文义的手中:“组长,你辛苦了,喝点水休息一下吧!”张文义端着水杯喝了一口,然后递给了蔡常福,说:“大家都喝点,咱们还要往前走呢!”
张文义对张翠英说:“李主任忙着陪我们,都没时间挑渠,你就多理解吧!我昨天还给他做思想工作呢!”
“没事的,大不了我多干点。社里的事比家里的事更重要,只要咱李家窑有水吃了,苦点累点都没啥。”
为了不影响张翠英干活,张文义说:“你家本来就少一个人干活,我们就不再打扰你了。”说完,几个人就又往前走了。
到了10号地,郑中一家人正在围着一块石头发愁,看到李宝才带着工作组的人过来,说:“你们来的正好,我家真倒霉,遇到麻烦事了,这一块石头怎么取出来啊?”工作组的人走到跟前一看,渠的正中的确埋着一块大石头。
李宝才说:“这还真够麻烦的,石头取不出来怎么办?”
蔡常福站在渠边,仔细看了一会,说:“现在不知道这块石头到底有多大?要不这样吧,把渠道向两边再扩充一下,看看情况。”
郑中立即说:“渠道定的是1米宽,往两边扩充能行吗?”
“没关系,先扩一下再看。”
“好啊!有你这句话咱就放心了,大不了多干点活。”郑中带着全家人就开始挖,足足向两边各扩展了五十公分,才找到石头的边。
蔡常福看着眼前的大石头,说:“这真是个拦路虎啊!靠这家人也不能把它拿出来。得多叫几个人来,看看能否挪动。”听蔡常福这么一说,李宝才立即把附近的人都招呼过来,共同对付这个“拦路虎”。不一会,十几个人就把石头的周围掏空了,大家合力把石头从渠里抬了出来。
郑中感激地对蔡常福说:“如果不是你们过来,真把我家给难住了!”
“石头取出来了,你们还得往里面填土方。”
“这就简单了,把最头疼的问题解决了,回填土方倒没啥。”
张文义说:“你们就辛苦吧!我们还要往前走。”眼看着就到了水源,松涛声也越来越近了,李宝才始终和张文义肩并着肩地走。
李宝才说:“组长,你前面说的技术方案怎么听起来那么深奥啊!”
“也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复杂,无非就是修个渠把水引下去。但对于你来说,特别是砌渠的方法、勾缝子以及盖板预制等等,都需要从头学习。你不要急,咱们到水源慢慢说。”
虽然张文义并不像蔡常福有地质队的经历,也有过修水渠的经验,他在部队当兵的时候,修公路、挖战壕、埋地雷,样样工程活都干过。在他看来,修水渠就跟修公路一样,修公路是让车顺利通过,修水渠就是把水引到目的地。就在勘查水渠路线的时候,他也悄悄地边问边学,到现在已经掌握了很多知识。
经过两个多小时的长途跋涉,终于来到水源,清澈的泉水汩汩地流淌,大家都冲到渠边,双手捧起泉水,喝了个酣畅淋漓。休息了一会,张文义带着大家登上了山头,眺望着开挖的水渠。他对蔡常福说:“蔡副组长,社员们挑渠的进度可真够快到,明天再干一天,土渠就到尾声了,我们也该撤回去了。但在走之前,还得把修渠的技术方案拿出来。”
“前面你说完以后,我就已经开始思考了,现在脑子里基本有了底了,等会下去,咱们就在1号地段进行试验,大家再讨论一下。”
“好啊!虽然铺渠的事要等到秋收后,但准备工作可以往前赶。”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