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么可悲的晚年生活

2022-07-27  本文已影响0人  爱生活爱书写

爷爷今年已经90岁高龄了,现在头脑清醒,生活可以自理,自己做饭,洗衣服,屋子拾掇地很干净。

按理说这样的晚年生活已经是非常理想了,可偏偏我觉得爷爷的晚年,甚至是一生都是非常可悲的。


可悲之处在于90岁的他,认识水平可能还不及19岁的孩子。

他对事物的看法一如既往地偏激,没有任何思维的深度,对所有的事情都是抱怨,指责。


可悲之处在于,如此高龄的他,每天只有自己一个人。

四个女儿,一个儿子,加起来也没有别人家的一个孩子孝顺。

四个女儿住的都不远,但却很少来看他。

都以忙为借口,不履行自己作为女儿的义务。

爸爸是唯一的儿子,没有和爷爷住一起,但是会每天回来看他,带点吃的。

但父子俩却一个比一个脾气倔,所以,基本上也是相见无话。

外人看来,这样的子女真是不称职。

可为什么子女都这么不孝顺呢?是否和父母的教育有关?


可悲之处在于,所有的一切都是“得偿所愿”。

从最开始,他们就把自己的东西给闺女,把钱给女婿保管,最后,等女婿把他们钱都花差不多的时候,就没人来看他了。

他的处境,完全是自己识人不清。

把儿子当外人,把女婿当亲人。

如今孝顺你的,是儿子还是女婿呢?

我不知道晚上睡不着的时候,他在想什么?是否会想到自己的处境完全是水到渠成。


可悲之处在于,自己从未认识到自己的局限性。

村里的人,到过的地方不多,很多人可能就只是去过县城,再远就是去趟市里。

爷爷也是一样,最远就去过市里。

可这并不是认识局限的借口。

有的人可能并未行走远方,却依然有智慧的头脑。

爷爷却没有老人应该有的那种岁月沉淀后的智慧。

是老人,而不是智者。


可悲之处更在于,终其一生,一事无成!

年轻时住的房子是老子给盖的,老了,房子又是儿子给盖的。

自己一生住着老子和小子给盖的房子,是多么舒服惬意。

自己不动一砖一瓦,就轻松地住上了新房。

在农村,一辈子没有盖过房子的人是极其罕见的,也是人们看不起的。

因为他不想付出,怕苦怕累怕担责任。

房子旧了,有儿子给盖呢,儿子不给盖,就满世界说儿子如何不孝顺……


生命的长度,让人羡慕。

生命的厚度,……

这样的晚年生活,让人叹息。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