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势崛起的方便面
在疫情期间方便面的回暖,其实非常容易理解:人都隔离在家,不方便买菜,这个时候最简单的食物,就是方便面。我看到有人把疫情期间的方便面,比作二战期间盟军的“午餐肉”,因为无论是在一线工作的医生,还是建设火神山、雷神山的工人,餐桌上都少不了一碗方便面。
不过,方便面能够在疫情期间那么火爆,还不仅仅是因为它方便。从供应链的角度来看,方便面还有一个得天独厚的优势,就是生产流程简单。
同样是方便食品,自热火锅的生产就很复杂,需要好几个厂的协调。比如加热用的石灰包,来自一家供应商;荤菜中的午餐肉,来自另一家供应商;素菜包中的粉丝,又是另一家厂商。但方便面就不一样了,所有生产工序,基本上都在一家工厂内完成。这也让方便面能够相对快速地恢复产能。比如康师傅,在疫情暴发之后的几周内,就恢复了50%的产能。
不过,在开头我们就说了,方便面市场的回暖,并不完全是疫情期间的特殊情况带来的。
网易数读的这篇文章让我看到,其实这两年,方便面的生产厂商一直在“外功”和“内力”这两方面,不断积累自己的竞争力。
咱们先说外功。
前面我们已经提到了,很多人认为,外卖平台是方便面的强劲对手,在这个对手面前,方便面没啥优势。
但是网易数读却指出一个值得关注的趋势,那就是,外卖平台对于方便面的优势正在逐渐下降。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在外卖平台创立的早期,像是饿了么、美团等等平台,为了抢占市场,会提供高额的补贴。在这样的高额补贴下,人们只需要花十块二十块,就可以享受一顿不错的饭菜。
但最近这几年,因为外卖市场逐渐在趋于饱和,再加上食材成本和平台抽成的提高。导致现在的外卖,远远没有之前那么便宜了。
网易数读的文章分析了2019年的数据,发现在三线以上的城市中,只有不到一成的外卖,是花20块就能买到的。有超过四成的外卖,客单价在40元以上。
用这个数字横向对比一下方便面,就会发现方便面的价格优势太明显了。
你可以想一下自己的生活经验,买一袋方便面,差不多只需要5块钱,如果是10块以上的方便面,那已经算是高端产品了。
因此,随着外卖的门槛逐渐提高,方便面高性价比的优势反而越来越明显。这是“外功”。
但如果只是拼“便宜”,方便面生产商还不一定能“混得好”。
我们在周二的节目里讲到一件事,就是中国的消费者正在加速进入第四消费时代。这个时代的特征是,消费者希望购买价格低但是品质好的产品。即便疫情暂时冲击了消费需求,但消费者也不是单纯地希望“消费降级”,而是会寻求“降级中的升级”。
而方便面企业,可能也感受到了这种变化,所以这两年,他们还有一个很关键的动作,就是练内功——也就是升级产品。
首先是口味。方便面正在从单调的“红烧牛肉”“老坛酸菜”,逐渐过渡到“满汉全席”。
怎么讲?我看到网上,有人曾经统计过方便面的口味,说整个中国市场,有差不多200多种方便面的口味。这个数字还是很保守的统计,因为方便面公司一直在推陈出新。
比如说,很多城市,其实有自己专属的方便面口味,比如青海的“麻辣孜然羊肉面”和杭州的“笋干老鸭汤面”。这些口味的方便面一般只在本地出售,所以很多人都没有吃过。
这还只是国内的口味。最近这几年,来自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口味也越来越常见。
我在文稿中放了一张图,你可以看一下,现在主流方便面的口味有多丰富。日式的有海鲜酱油面、麻油豚骨面;韩式有芝士拉面、辣白菜面等等。
网易数读的文章中有一个观点我觉得很有价值,它说在方便面扩展自己口味的过程中,其实也在成功转型,让自己变成了地方面食的“方便产品”。也就是说,一个人泡方便面的时候,不再仅仅是能填饱肚子,还能用很低的成本,尝遍地方美食。
一个人每天吃方便面可能会腻,但是每天吃地方美食,就很难吃腻了。
除了在口味上升级以外,方便面在品质上也在进行升级。
以前有一个笑话,说红烧牛肉方便面最厉害的,就是面里没有牛肉。但是现在的高端方便面,正在努力摆脱这种“图片仅供参考”的局面。
就说配料吧:传统的方便面一般配料是脱水肉、干蔬菜包,现在这些配料正在被替换成大块肉类和冻干的蔬菜。商家希望消费者在用开水冲泡的时候,能够吃到一碗有新鲜食材口感的面。
另外,别的方面,方便面厂商也在下功夫,比如面饼从油炸的逐渐转向非油炸,加热的方式也从之前的冲泡升级为自热自煮。网易数读的数据显示,最近这几年中,价格便宜的袋装方便面,在逐渐减少,碗装同时增多。而即使是普通的袋装面份额,也在逐渐被高价的袋装慢慢取代。
这背后是这么一个趋势,就是方便面的盈利模式,从传统的“薄利多销”,逐渐转向走高端路线,获得更高的利润。这也是方便面整个产业,未来的发展之路。
内容转自得到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