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说“剩女”
![](https://img.haomeiwen.com/i29483952/5ceaa5bdb53c6042.jpg)
汉字“剩”,由表读音的部首“乘”和一把标志其意义的“利刀”(表意偏旁)组成,刀乃杀器也;书写规则是竖、竖勾,如汉字“到”“扣”等。意思是,本字只对物而不对人,毕竟物本服务于人,否则太不吉祥呐。“剩饭”,“剩菜”,“剩米”,“残茶剩水”等词语就是这么来的。
不过适才的传统思维到了眼下早已不复存在,比如“剩女”一词就是今人的随手拈来。而历史的痕迹也不是那么可轻易磨灭的。说得直接点就是,“剩女”一词里的那一丝嫌弃和贬义仍在其中,而不少大龄未嫁女大大咧咧并未感受到这一点。不用问,稍嫌可悲了一点点。这也是“剩女”一词打一冒出来具有争议性,乃至于2017年《中国妇女报》发布性别歧视类禁用词,“剩女”一词赫然在列的缘故。
“剩女”一词最早的定义:高学历、高收入、 27岁以上仍然在婚姻上得不到理想归宿的女性(见2007年教育部发布的《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而到后来,那些所谓的高学历高收入就被撩一边不顾了,只要年龄过大未嫁人那就是妥妥的“剩女”了,社会歧视也随之加重。
网络上一度流行着这样的说法,近乎一种相声表演,道:25岁至28岁的未婚女性称为“初级剩女”或是“剩斗士”,尚嫌稚嫩了点;28至32岁的未婚女性被称为“中级剩女”或“必剩客”,已有相当的魔法修炼;32至35岁的未婚女性则被划归“高级剩女”的行列,不惧任何敌对势力;35 岁以上还未嫁的女性则被尊称为“齐天大剩”,为所欲为,天下归我。可始终没提及“剩女”们在与谁斗,斗什么。口气自然有些戏谑,但大龄单身女性们毫无疑问被贴上了种种年龄标签,仿佛堆在库房里难以出手的陈货。媒体在此过程中显然此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曝光率不断也构建起社会公众对“剩女”的形象认知。
尽管大龄剩女们个个看上去自信满满,美姿绰约,风韵过人,而实际压力重重,对镜流泪不知多少回。很明显,超过了传统的婚姻年龄和生育年龄越大,那么在婚姻市场上的选择越来越少,越来越闭塞,越难找到合适的伴侣,自己则越来越得不到认可;而只能眼睁睁看著幸福的祥云飘向别人家,徒增羡慕嫉妒恨。
而唯一积极的对付办法就是,放下矜持和面子,积极走出去寻找婚姻机会,多多参加比如参加相亲、婚恋网站等相关活动,同时也可以借助家人、亲戚和朋友的力量尽力扩大寻找范围。与此同时,也不忘调整自己的心态,保持乐观自信,笑容满满,从容不迫,相信可以尽快寻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的。
高昂起头来,从明天开始,从外在形象到内心深处,都要如花般绽放,尽最大努力寻找属于自己的幸福。岁月悠长,美好一定会如期而至,愿剩女们的每一步都走得坚定,每一天都活得精彩!
人生匆忙,青春短暂,一辈子里若能能什么年龄完成什么事儿,最好不过。
祝福天底下所有的情男情女!
![](https://img.haomeiwen.com/i29483952/f88775ef4c1bbf5c.jpe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