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杜陵布衣"到"千秋诗圣"
杜甫,被人们称为一代诗圣,而朱熹也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被说是自古以来少有的真君子之一,同时,人们也说他的诗是"沉郁顿挫 "。但杜甫,一生也没有当过较高的官,可以说是一介布衣。深入杜甫的灵魂,他的精神世界到底是怎样的呢?所谓诗圣,到底是如何的呢?
杜甫的人生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分别用他的一句诗来代替。但是不管在任何阶段,他都有一个志向,从来没有变过,用杜甫的诗来说就是"致君尧舜上,在使风俗淳",或许后来有了不同的方向,但基本上是这个原则。而在我看来,随着杜甫年龄的增大,环境的变化,他的"诗圣"也更能体现出来。
在少年时期,杜甫可以说是"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是一个富有朝气的青年人,心怀壮志,满腔热血。加上本来就有才华,使杜甫写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以及"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给人的感觉就是一个少年,天不怕地不怕,要出来用他的才华闯一闯。
那么,杜甫何以可以如此呢?这主要和三方面有关,分别是世风,家风和禀赋。在当时的时代,唐朝人都比较开放,想要展示自己,实现报复,所以可能杜甫的朝气蓬勃和这个有部分关系。而第2点来说,杜甫的偶像是杜玉和杜审言,两人中,一个有文有武,可以为春秋作传。另一个是杜甫的爷爷,著名的才子。而杜甫想成为的是这样的人,所以志向很高。而第3点和他个人有关,因为杜甫本就"李邕求识面,王翰愿卜邻",是才华横溢。
我认为在这里杜甫诗圣的名号还没有完全体现出来,我们知道更多的是他的志向,知道他的目标。而在这里,或许更多的,还是一介布衣。
而第二个阶段是他的青年时期,从747年~756年。此时的他可以用"骑驴十三载,旅食京华春"来概括。在此期间,他经历过两次科举,没有被录用,同时也没有实现自己的志向,甚至要"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 "来 获取机会,可是他依旧忧天下,不停的表明着自己的忠心,希望有人能看到,可是并没有成功,依旧在长安漂泊。
那么,杜甫为什么会不成功呢?这其实跟他的理想和皇帝有关。首先,杜甫的目标是志君尧舜上,这就在要求皇上的德,但很多皇帝并不喜欢被这样约束。而第2点是因为杜甫关心人民,秉承孔孟之道,也就是说追求"天爵",但当时掌权的李林甫等人为的是更高的官位,这有本质上的区别。所以,这就导致了杜甫无法进入朝廷。也正是因为这样的不同,导致杜甫离他的梦想变远了。
那杜甫此时的特点,和我们前面所说的3点有什么样的关系呢?从家风来说,已经没什么关系。从个性来说,依然是才华横溢。从世风来说,或许朝廷的冷淡和官员环境的限制,使得杜甫无法施展报负,这是他无法施展的根本原因。但是,在这里,杜甫已经有了抉择,他基于这样的环境,选择了去积极作为,希望朝向志向,这正是一个君子做的 ,而不是怨天尤人。在这里,就已经在成长中有了个人的抉择,只有这样,才能立起属于自己的德,才能成为真正立己的人。而这个抉择也是他后来能成为诗圣的根本原因。
在我看来,杜甫成为诗圣的过程是他在不断与环境抉择时,做出更坚定而不变选择的过程。而在此时,已经是一个开始。也随着志向的不能实现,他的忧开始越来越多,但是此时,他还是更多的求官,想要实现志向。没有体现出真正的忧,所以只能说是一个过渡的阶段。
而紧接着,就到了他的第三个阶段,中年时期。可以概括为"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 "。此时的他去投奔唐肃宗,但中间却被叛军抓了起来。可是此时,他不想放弃,想要救国,于是从叛军中逃了出来,好不容易在皇帝那里当了官,却因为直言又被贬。而此时,他也认识到了朝廷存在的问题,这是无法改变的,那么注定在此时他的政治理想很难实现,也正应了最开始的那句诗,都这把年纪了,有一颗想救国的心,但仅仅只能"肠内热",正是因为这无法化解的忧,漂泊的环境,破灭的政治梦想,杜甫把所有的精力都转向人民,开始看苍生的疾苦,像石壕吏中的充满同情,无家别中表现出老姓的愤怒,无奈,对诗人自己而言,这愤怒是政治梦想的破灭,也同样是无法实现报复的无奈。
那么此时,他的角择还和前三有关吗?基本上已经没有关系,在这样的一个时代,他拥有自己的选择,他可以选择为了财不给皇上出建议。但是,他选择忧民,把国家的命运和自己挂在一起,使自己有化不开的愁,他无法控制的是为这天下苍生的担心。于是,把所有才华放入笔尖,写下了一首首饱含着这种情感的诗。
而在我看来,此时的杜甫和诗圣已经很像。他因为无法实现志向,所以忧的逐渐加深,并且深入下去,满满的是对人民的担心。而这也正是诗圣的原因,诗圣,并不是高高的飘在天上,只做自己的梦,和志向。而是深入下来,担心民间疾苦,不只为自己的不得志而忧愁。
而紧接着,就迎来了他生命的最后一个阶段,老年时期,从760年~770年。这个时期可以概括为"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此时的杜甫正像诗中所写,政治梦想已经完全没有机会实现,孤独而又漂泊,不光是从物质,同时是从精神,无法实现的梦想,使杜甫把所有情感倾注到人民身上,联系上自己物质上的不安和精神上的漂泊,把对自己的忧和对天下的忧联系在一起,这种忧和李白的忧不一样,并不是酒可以排解的,他忧的是整个天下,甚至已经不分具体的人,正像诗中所写,从"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仗自叹息"再到"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那么此时他的样子,还和我们前面所说的家风,世风和个性有关吗?基本已经没有关系,甚至说,他在反抗。对于家风来说,现在杜甫的精神成为了家风。现在的杜甫,为他所处的时代的世风而呐喊,以他的个性转化为最深沉的忧愁,用他的才华写出来。他不为环境所困,环境注定他的志向无法实现,但是他勇敢的反抗环境,在环境中做那个呐喊的人,为百姓忧愁的人。不能成功,他已经知道,但这是他自己的选择,他把苍生背在自己身上,这比他个人的物质和种种都重要很多。
而当杜甫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刻写下"公孙仍恃险,候景未生擒"和"家事丹砂决,,无成涕作霖"时,他已经真正的可以称为诗圣,自己的忧已经完全和国家结合在一起,这也是圣之为圣的含义。
而在我看来,杜甫成为诗圣的过程是在他不断与环境的互动中产生的。随着环境的变化,杜甫的志向无法实现,加上个人的潦倒,使得他的精神更好的体现出来,这种忧和自己选择的力量也越来越大,直到使他成为诗圣,把天下苍生作为第一位,用各种方式努力实现自己的目标。而这个目标并不是外在的,不是一个官位,他求官位只是为了实现他的目标。
而随着他的成长,被动的外在(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三特性)对他而言已经越来越不重要,他在做的并不是沉溺在其中,随波逐流。而是为了他的目标而改变世风,他在努力为时代呐喊,为他所担忧的百姓而呐喊。这正是这种精神,一个自己的物质生活都很难保证的人,却心系天下,有反抗时代的力量。这又是多么强烈的一种对比。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而言,杜甫是一个时代的英雄,他写出真相 ,写出他的担忧和目标,正有些像鲁迅。
人们说杜甫的诗是沉郁顿挫,随着时间,他的诗也越来越沉,此时读起来,这已经不仅仅是一首诗,他带着分量,带着杜甫的那颗心,是自己的选择 ,是选择到浓的化不开。他完全可以选择不忧天下,在当时的时代有很多这样的人。但是他选择了这一条使自己有价值,使自己甘愿忧天下的路。也正是因为这点才打动了人们,而这也是真正的诗圣,他的诗中满是这样的感情,是他把所有的忧都转化为诗。
不过,为什么只能说杜甫是诗圣而不是圣人呢?儒家圣人的标准是立功,立德,立言,而杜甫所做到的是立德,他的德立在诗歌里。而并没有做到另外两点,首先他并没有做出很大的因为达人而成的功业, 而且也并没有创造自己独立的思想系统,所以,只能说,是诗圣,是在诗中体现出了自己的德性。
这就是我所理解的杜甫,一个愿意把天下苍生的忧愁放在自己身上,自主选择使命,把自己整个人生放进这里,为环境呐喊。而我相信,杜甫现在绝对不只为"名为文章著",而是他的这种志向和忧愁是我们所能体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