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进课堂活动小记
今天去参加了孩子学校组织的家长进课堂活动。我讲了20分钟的课,看到孩子们思考问题的角度新颖,想法丰富,特别有意思。只有我们做不到的,没有孩子的想不到的。
我讲得是《辛弃疾》,设计这样一堂课,源于孩子主题诗文有一个单元是辛弃疾的词。我买了两本辛弃疾传记,想的是召集几个孩子,一起读辛弃疾的故事,诵辛弃疾的词,了解南宋这一段历史。让孩子借着主题诗文这一个单元的词,了解这个词人,以及他当时所处的时代。但当我读完了两本传记的时候,我被辛弃疾的才华能力抱负所感动的。叶嘉莹说他超过了苏东坡,确实如此。读完了整本书,我写了一篇4000字的读书感悟。对辛弃疾的一生做了一个梳理。想着怎么样让孩子能通过一次活动,全方位的了解辛弃疾这个人。辛弃疾哪怕遭遇一生的逆境,拥有文韬武略,一生不被重用,也不改初心,抗金复国是他毕生的努力和追求。对辛弃疾的理解,了解越来越深入,深切的感受到他这种纯粹的精神,值得我们所有人学习。
在阅读的过程中,正赶上有一个家长进课堂的活动,我就顺理成章的梳理了我这一段时间的读书感悟,定了一个名字《挑灯看剑真英雄》。怎么样让小学的孩子,能感受到这种宏阔深厚的家国之情呢?于是我设计了三个环节。第1个环节,猜一猜,做成线索题,猜猜这个人是谁?让孩子们了解辛弃疾这个人的地位,以及他的一些朋友,和后人对他的评价。第2个环节,看一看,看视频,说信息。让孩子们看一个介绍辛弃疾生平事迹的视频,提炼主要信息。他一生做了很多事,但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想收复中原。第3个环节,读一读,读诗词,说一说辛弃疾这个人。重点读了破阵子。最后让学生说一说,辛弃疾的一生,如果用符号表示,他是逗号,句号,还是省略号?这么设计的目的,就是为了增加趣味性,设计更多开放性的题,打开学生的思维,同时让孩子能看到辛弃疾一生的丰富多彩。虽然抗金大业没有成功,但辛弃疾的一生是辉煌的。
课堂上,孩子们的表现可圈可点。特别是出示了辛弃疾的几张图片。设计了一个问题,哪一个图片是你心目中的辛弃疾的样子?有一个学生说的特别好,他说辛弃疾手拿长剑,然后画面上还有几卷书,背景是他的破阵子。从这张图片上看到辛弃疾文武双全。孩子们的观察真细致,概括也很准确。这样的连接,这样的现场生成有很多,出乎我的意料。感谢孩子们积极思考,理解的丰富而深入,让我看到图卡与孩子们有很好的连接,是上课的一种非常直观的资源。能把抽象的东西具象化。
20分钟的课很快就结束了。下课后,有好几个孩子主动过来和我打招呼,有一个女孩子跑过来。还要看一看我读的书长什么样子,他要让他妈妈给他买一本。这简直是太赞了,如果因为这20分钟的小课,能激发他去探索这个人,而且愿意读这方面的书,这个课也就值了。孩子们热情的跟我打招呼,看着孩子们纯洁的双眼,可爱的笑脸。感受到孩子们对家长进课堂是充满好奇的。
家长进课堂的一次小课,让我看到平时阅读的重要性,平时读了,积累了。在需要的时候稍作整理,就是一篇文章,就是一节课。正好借这么个机会,把自己的思考实践整理一下,细化一下,让这个学习形成一个成果,也是挺有意义的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