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幕

好像从小到大,别人总是最喜欢“懂事”的人

2020-01-12  本文已影响0人  几迟啊

 你是如何定义“乖乖女”的?

是逆来顺受;是长辈说往东,就绝不会往西;是节假日按时发送短信打电话节日问好;是一回家就要温顺拜访亲人的人……

我是个一点都不恋家的人,因为将近18年的独生子女家庭生活里,除了能享有新年红包的较大红利以外,我更多的遭遇,是顺从、顺从和顺从。

为此我很向往外面的世界,向往大学城自由散漫的生活,向往无人束缚的新城市,充满未知而又美好希望。

 但,很多时候,人的惯性是改不了的。

越成年越会发觉,连青春期都安然度过的叛逆,竟然会在这个时候点燃。

我开始质疑“大人”“一意孤行”的命令,开始在很多一直被安排的事情上增加了不少的个性。

不过实践证明,我始终还没有底气这样做。

至少在还需要被供养生活费的时候,我挺怂的

 有时候我其实很好奇,有主见到底是好是坏?

自从上了大学,我常常会听到直接或间接形容我的话。

不点她好像上大学之后变了好多……

她没以前那么懂事听话了……

她好像越来越高傲了,脾气变大了……

听到形容我负面的话多了,也就顺其自然地一度进入自我怀疑——

 好像一直想要摆脱的“懂事”,

 往往是别人认为最适合我的地方。

 除去家庭所认为的“乖乖女”,这种“懂事”的好感似乎还延伸到恋爱当中。

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我都处于极度缺乏信任和安全感的状态。

因为男友工作繁忙到忽略我感受,我甚至会因为他没来得及跟往常一样说一句“早安”而怄气一整天。

怄气还有的样子,就是用冰冷的回应来面对他。

-对不起噢,起床晚了忘了跟你说早安…

-吃饭了吗?

-吃了。

-吃了就好。

简单的回复似乎很难引起上心。

在后来某一天不经意的提起这件事的时候,他说:

-我真的不希望你这样,

-有时候工作很累很难注意到这么多小细节…

 

在类似成年人的恋爱里面,我们可能正在经历一个过渡期。

一人在过渡着步入社会被打压和原本生活的平衡,一人在过渡着去尝试理解和自我愈合的无限循环。

 无论是家庭生活,还是恋爱本身,人人都想要自己处于一个被理解、被照顾、被体谅的状态。

所以总是希望自己最亲近的人“懂事”,但是却总是忘了,一直被要求“懂事” 的那个人,也在拼命尝试挣脱“懂事”这个牢笼。

其实现实本身,我一直都是骨子里有自己想法和脾气的人。长期担任一个“懂事”的人,有一天也想要做被理解、被照顾和被体谅的人。

后来想清楚,或许是选择的方式不对,想要表达自己观点的时候,往往会让双方都在不经意中受伤。 “懂事”的人在努力的寻找沟通的方法,也想要希望对方能理解和包容。

人人都喜欢“懂事”的人,换个身份,我也喜欢“懂事”的自己。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