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说不会做,怎么才能让孩子大胆去试?只要三个不不不
“爸爸,这个积木我不会,拼不起来。”大宝有些难过的对爸爸说。“没事,很简单,你先试试,还没去做怎么能这么快否定自己了?”
上面父女对话是不是很熟悉,当孩子面对困难挑战,第一反应就在考虑要不要继续下去。爸爸说得倒是正确,不会可以学。只是这个问题对宝贝她就是不会做怎么办?一次不会可以理解,毕竟不熟悉,即使这次失败,等到下一次遇到就会有经验去解决。但如果孩子每次都是以“我不会”来应对问题那就得考虑究竟是为什么了。
不管是谁,遇到不会做的事情心里都会发怵,我们大人心里还会觉得不会做怎么办,丢脸了怎么办,学了半天还是不会,不是浪费时间和精力。包括上台发表演讲,需要的就不是简单尝试了,而是平时积累和更多锻炼。
因此,好习惯得进行引导和培养。想想如果让孩子养成遇到问题就逃避的习惯,那当上学的时候,老师教授读书写字,别的小朋友都会,就他心里着急,这时孩子还以我不会为借口,这样可以吗?
孩子之所以遇到问题会如此反应,跟父母如何对待孩子的方式有一定关系。
1.被批评
如果是经常被表扬的孩子,那种骄傲的神情是掩盖不住的。那么即使是遇到什么难事,他也会积极去尝试着做一下。因为他的好奇心被保护的很好,没有被失败打压。
经常有父母看到自己孩子,这也不行,那也不行。有时会对孩子发脾气,觉得你怎么这么笨,怎么还学不会。
在这样环境下生活的孩子,他们怕做错事被嘲笑,所以干脆放弃尝试。就这样对什么事也不再上心,好奇心对他们来说只是当时脑子里过了那么一下,但所收到的不如失败带来的打压更让人接受不了。
2.被比较
孩子怕父母叨叨,一是说他做得不好,还有一个重点是把他拿其他孩子比较。
这样的榜样最打击孩子积极性,可以想象,当孩子满心欢喜拿着一个他做的新型造型时,你会说,不错是不错,但缺乏心意啊,你看人家那个谁做的,那叫一个好。
这时孩子什么感受?就好像小心翼翼把珍贵的水晶捧到你面前,你一把打碎,还在说,这是什么玻璃,你看人间手里那些黄金。
3.没有示范
为什么不去做?因为没有人做过。假如父母带着孩子一起做,肯定会降低一定难度。不用做多少,孩子要的是一种参与感,父母得陪伴着孩子一起试试这个做做那个。等到做多了,孩子自然就会有勇气克服困难把事情做好。
其实,孩子在说不会的时候,也想让父母陪伴他一起玩耍,所以就当这是孩子对父母一个邀请信号吧。
所以,让孩子勇敢去尝试做事情,就做到三个不就行:
1.不指责,平时对孩子多表扬。
2.不把他拿着跟别人家孩子做比较。把孩子如水晶般好奇心给呵护好。
3.不拒绝和孩子一起体验的机会,家长先做好示范,成长进步非一日之寒,慢慢来。
做好这几件事,就是在帮孩子打造一颗勇敢的心。勇敢去尝试,不再退缩。
每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天使,我是福宝妈妈说育儿,关注孩子身心灵健康,和孩子一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