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折扇
说折扇
折扇,新妈祖的好载体。扇子送凉,不意成艺。妈祖扇是普通折扇,印妈祖石像和妈祖散文。原料即竹和纸,或绸布,制作工艺简单。开合清风纸半张,随机舒卷岂寻常。金环并束龙腰细,玉栅齐编凤翅长。偏称游人携袖里,不劳侍女执花傍。宫罗旧赐休相妒,还汝团圆共夜凉。折扇有千年历史,造型随年代演化,逐渐成型。妈祖扇雅俗共赏,有前途、有人气、有市场,许多人感兴趣。
早期扇子并非用来纳凉,而是礼仪之具,又叫“仪仗扇”。折叠扇或聚头扇,由伞演变而来。商代官员乘座的轺车与轩车上,装形同大伞的“扇汗”,可遮光避日和挡风避雨,也可借助车行进中产生的气流,推动其旋转生风。秦汉以后,扇子有方、圆、六角等,面料采用丝织的绢素,宫中称为“宫扇”。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隋唐两代,盛行于世的是纨扇和羽扇。
真正的折扇起源于日本,有倭扇之称。扇从日本来,风非日本风。风非扇中出,问风本何从。但执日本扇,风来自无穷。可用“缩”字给日本文化定义,日本人常把一件一物“缩”而小之。“缩”的代表作是折扇。日本人把团扇缩而小之,发明了折扇,将其返销回中国。折扇,在元初为“仆隶所执,取其便于袖藏”。元后期《西厢记》插图,张生把折扇。读书人,学中庸,虑事周密,折扇有用。
碧落摇扇月正明,飞花似梦寄深情。折扇流行在明代,永乐初,始有持者,及倭充贡遍赐群臣,内府又仿其制,天下遂通用之。明代折扇诗流行,湘浦烟霞交翠,剡溪花雨生香。扫却人间炎暑,招回人间清凉。折扇之初,制作简单,不过竹骨茧纸薄面而已。后考究,工、料皆精。何时赠扇乃有语,向来儒雅归仁风。折扇便于挥洒翰墨,为文人骚客、名流商贾交往礼仪所必需。
一扇在手,以示风流。宫纱蜂趁梅,宝扇鸾开翅。数摺聚清风,一捻生秋意。摇摇云母轻,袅袅琼枝细。莫解玉连环,怕作飞花坠。清代乾嘉以后,折扇不断增添新品种,其扇骨有用象牙者、玳瑁者、檀香者、沉香者、棕竹者等,刻各种花样,备极奇巧。民国也是折扇使用和扇面书画创作的高峰时期,供需两旺。一览乾坤多少事,全付轻摇任笑谈。市场,推动了书画扇面的创作。
新中国,人们的思想、生活方式,适应新的变化,日常用品也相应地随着改变,夏季扇凉降温,很长一段时间,黑纸折扇和白纸折扇占据市场,有公私合营后的扇厂产折扇。春天的故事,让书画成扇复苏。因折扇兼有平面艺术和工艺美术的特点,可远观,可近取,既可随身携玩,又可让人清醒,清风徐来,雅俗共赏。手持折扇,谈笑风生,所扇出的主要是心理学上的清风。
惟有扇风无世态,世间冷暖皆为情。新时代,折扇受书画的影响,持续升温,也为文化传播开辟新天地。如今,电扇、空调普及,折扇降温拂暑的功能不重要了。折扇,主要用于陶冶性情。但识扇中趣,何劳扇底风。折扇承载千年文明,融入文化,焕发出新的生命力,会被更广大的人民群众所接受,并汇融进新妈祖的汪洋大海。别友相逢扇最好,犹愿为君梦里人。妈祖扇,扇文是重要的。
“没有一件值得一做的事情,可以在人的一生中完成,所以,妈祖文化需要梦想。没有一样宝贵的东西,可以在瞬间展现它的价值,所以,妈祖文化需要信心。没有一件值得一做的事情,可以由一个人完成,所以,妈祖文化需要和谐”。扇文,妈祖散文的新天地。妈祖是天后,有三亿信徒,每年去湄洲岛进香的游客有几百万人,扇有市场。2022年,希望妈祖扇冷静地再前进一小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