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少观念天差地别,该不该知会?
2023-06-23 本文已影响0人
海天相连
今天听小外孙说起这样的一件事,我觉得挺有代表性的,不妨写出来与大家谈论作个话题。
小外孙性格开朗,正处于探索阶段的年龄,对什么都好奇,都想尝试一下。其中他最喜欢的就是外出旅游,要么约同伴一起出游,要么自己独自外出。
一次他约了朋友又出门了,到了饭点时,朋友提议上个高档的饭馆进去体验一下,年轻人一拍即合,当即进了一家门面气派的海鲜店。
俩人进去后,东看西瞧,选中了一个大龙虾。当然价格也是对得起“高档”两字,光是一只大龙虾就花费了一千余元。不过俩觉得物有所值,小外孙说这个龙虾味道当真是好,至今还回味无穷。
回到家里后,他把这次消费的经历说与父母听。父母也没觉什么,孩子偶尔体验不同的生活方式,还是支持的。可是,无意间,他的爷爷得知了这件事,眼珠子都要瞪出来了,他的人生字典里一千多元吃个大龙虾,那是傻子才会干的事。据说场面非常有点失控,老人大骂不肖子孙,竟会生出个这样的败家子。
老人平时的生活极其节省,钱到了他手里基本时停止了流通。自己的吃穿用度,信奉着能花一分不要二分,一分不花自是最好。老人倒不是没钱消费,只是观念根深蒂固,这辈子恐怕是改不了了。老人自己这样要求,自然要求身边人最好也是如此,最看不得大手大脚花钱的。现如今听到这样的消费,心疼得不得了,连呼“不肖子孙,败家子”。
这样的老人在我们生活中有很多,特别是我们农村出来的老人,从苦水里熬出来的,花钱这件事还真不会。新一代的年轻人消费观,跟这些老人那是南辕北辙,差距不是一点点大。也不是说谁的生活方式对,谁的生活方式不对,对与不对也没有标准的答案。
既然如此,互相也不是三言两语能够沟通出来的,我觉得如遇到类似的事情,那么还是不必要互相知会了。各过各的生活方式,反而也是一种和谐的相处模式,不是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