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父辈我的家(十)
妈妈曾经相处过的另一个男朋友姓赵,是爸爸大学时候的同学。关于这个人,我只听妈妈说过,是他鼓动爸爸加入“觉觉团”,后来又多次的劝说爸爸加入国民党。一提起他,妈妈就是:要不是因为他,你爸爸也不会倒一辈子霉。后来倒是听老姨说过,妈妈曾经带着十几岁的老姨,去和赵约会,老姨负责望风。想想在七八十年前,能够自由恋爱,也真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
对于赵,妈妈没说过更多,几十年过去了,听已经在美国定居的大哥说,解放时,赵跟着国民党跑到台湾,后来又移居美国,大哥还曾经在美国拜访过这位老人。提起往事赵感慨颇深,他还以妈妈为原型,写了一本叫《滚滚辽河水》的书,书中以妈妈为主人公,讲述了几十年前发生的故事。这本书在台湾出版发行,听大哥说,好像有人从美国带回来一本送给妈妈,当时也没有引起我们的关注,后来这本书不知道流落在哪里,至于书中讲述的故事,更是不得而知,这也成为我和大哥心中的遗憾。
关于妈妈和爸爸的恋情,好像是妈妈更主动吧。听妈妈说,好像是在假山后边,是她主动找爸爸表白了自己的想法,当时爸爸回复说:好,你等我一天,然后这个人就失踪了。
第三天,爸爸出现在妈妈面前,他告诉她:你提的事我同意了,在妈妈的再三追问下,爸爸才道出了事情的原委。原来他已经订婚,他的未婚妻也是盛京医大的同学,先于爸爸毕业,分配在清原教会医院工作。
当根本不知道实情的妈妈,向爸爸表白时,一向严谨的他专程去趟清原,跟未婚妻认真讨论了俩个人的关系,没想到俩人非常融洽的一拍两散。在那个年代通信、交通都非常不便,又是相隔两地,时间久了感情淡了是一个原因,更重要的是,爸爸还在念书,未婚妻不但在异地,在当时更属于不被理解的未婚大龄女,所以分手也许是两个人都一致的想法吧。在这里更应该感谢上帝,如果没有当时他们的分手,哪有爸妈的结合,哪有们这些后人。
爸爸妈妈于1945年初(几月不知道)结婚,当时爸爸二十八岁,妈妈二十六岁。
我的父辈我的家(十)这时爸爸大学还没有毕业,妈妈虽然已经毕业,但是并没有工作。能干的爸爸既要读书,还要养着奶奶、养着家。
爸爸一边念书,一边利用业余时间倒腾药赚钱,再后来,也许是快毕业,学业不是太紧吧?靠在私立医院当坐堂医生赚钱养家。
因为是战乱时期,看病很少有人付钞票,因为当时钞票根本不值钱。再说,当时能看起西医的都是有钱人,所以大都是以首饰、元宝或是柴米油盐作为看病费用。
妈妈曾经给我讲过一个笑话,当时已经有大哥了,带着孩子的妈妈也去不了哪里,整天的一边哄着孩子,一边看书。看着看着眼皮就开始跳(为这事妈妈还专门买一本,关于眼皮跳解释的书),她马上就翻书找解释,哪年、哪月、哪个时辰、左眼还是右眼、上眼皮还是下眼皮、如何跳……,妈说那本书真准。书中说跳财,肯定就会有人送东西,不是好几斤大元宵(当时非常珍贵),就是一车大块煤,再不就是一块肉,几条鱼。
有一次妈妈的眼皮又开始跳,而且跳的非常厉害,她用一小块白纸贴上,还是阻止不了的跳,她就翻书查看解释,书中说是跳祸,并且还给了破解的方法,我隐约的记得妈说是:在哪年、哪月、哪个时辰、面朝那个方向、不说话、坐多长时间。俺妈她根本没信,她说也不是不信,就是嫌太麻烦,带个孩子要面壁好久不说话,啥也不干不可能啊!
(没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