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易经》的初始版本
《说卦》的开头,就是「昔者圣人之作易也」。这个「作」真的就是「创作」吗?
《系辞》说的「圣人设卦观象」,意思就非常清楚。其中的「设卦」,就是「因数设象」和「以象配卦」,表面上毫无疑义,看起来就是一个从无到有的创作过程。但是实质上在这个环节出现的,却恰恰不是「创作」,而仅仅是「示范」,是「操作」。
就《说卦》后边的内容来看,「昔者圣人之作易也」的「作」,同样也不是「创作」,而是「制作」,就是「立卦」,介绍圣人怎样卜得一个八卦,然后怎样算卦。归根到底,还是「示范」与「操作」。具体的过程:
第一步是拿出来三个贝壳。「幽赞于神明而生占」有两层意思,一层意思是说这个「占」不一般,是已经「幽赞于神明」的,这时候的「占」指的是三个特定的贝壳。
另一层意思,则是在卜卦之前,要对着这三个贝壳来「幽赞于神明」,就是占卜前的一个仪式。这时候的「占」,指的是占卜得到的卦。
工具叫占,结果也叫占,其实过程还是叫占。
第二步是怎么得到一个极。「占」的具体过程,就是抛掷三次来得到三个极。贝壳是三枚,每次得到的结果只有四种,分别是三个正面、三个背面、两个正面一个背面和两个背面一个正面。
《说卦》只说了一句话:「叁天两地而一数」,就囊括了以上全部的可能性。所谓「叁天」,就是三个正面,所谓「两地」,就是两个背面一个正面,它们都是「一」,就是都记录为一个「阳」。
这是因为,卜卦在记录的时候,不分动静,只论阴阳。比如「叁天」就是动态的阳,「两地」是静态的阳,都记录为一个阳。
与之对应的,就是「叁地两天」,同理,记录为一个阴。
第三步,立卦。「观变于阴阳而立卦」。正因为只记录为阴阳,所以这个「观变于阴阳」也有两层不同的含义。一层是只在阴阳二者之间「变」,非阴即阳,记录下来的符号同样不是阴就是阳,没有其它的可能性。
另一层含义,是这里的阴阳,存在动静的「变」,虽然符号不分动静,但是卜卦的人还是要分清动静。为什么呢?因为在「立卦」,也就是记录为「三极」以后,还有一个环节,就是细分为「六爻」。
第四步就是「生爻」。将得到的八卦,按照占的时候的动静情况,分别用「四象」来表达,就是分成二极的形式,因此原来得到的每一极,就需要用两个阴阳符号来表达,这就是「发挥于刚柔而生爻」。究其根本,是因为只有出现了「刚柔」,才会发生「动」,才需要表达为「爻」。
「占」的过程应该就是这四步,《说卦》接下来还有两句话,「和顺于道德而理于义,穷理尽性乃至于命」,非常生动,但是已经说的是断卦,当然大范围也可以算是「占」,不过毕竟是一个见仁见智的环节,与得卦这样的「硬件」不同,应该属于「软件」的范畴,所以没有必要放在一起讨论。
以上四步,每一句都是说怎么卜卦,表面上看起来,很难与创作《易》联系在一起。好像二者不在一个频道。
但是实质上,这恰恰就是「圣人」创作《易》的必要步骤之一,而且是必不可少的两个步骤之一。
由于没有文字,同时受众也非常愚昧,在这样的环境来传授《易经》,传承方法当然会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所以逼得「圣人」只能别出心裁,采取了分两步走的迂回战略。
一步是秘传「心法」。
就是将《易》的基本原理,浓缩为一篇极短的说明书,不管原始人理解还是不理解,必须按照语音分毫不差的死记硬背下来。有一点像传说的古代仙术的心法秘诀,口耳相传,不入六耳。
这个心法应该就是《系辞》。
另一步是借助「招法」。
就是将算卦的具体过程,反复演示给人们,用可以预测命运作为诱饵,吸引人们关注和学习。
这个「招法」主要就是《说卦》的内容。全部都是实操,怎么得卦算卦,不要求懂得原理,只要会算卦,会对算卦产生兴趣就好。
这是《易经》得以千万年传承不缀的一大绝招。
《说卦》的绝大部分内容,也是文字类的说明,真正单纯的「招法」,可能仅仅在第一章。后边是「系辞」,是真正古老的「解卦词」,与后来的《周易》性质相同。
区别在于,《周易》的对象是64个别卦。而《说卦》中的「系辞」,对象是8个三极。
《说卦》的目的是解卦,与原理没有一毛钱关系,所以入不得「心法」,与《系辞》在这方面泾渭分明。
《系辞》说「圣人设卦观象,系辞焉而明吉凶,刚柔相推而生变化。」这是堂堂正正的描述「说卦」的经过,《说卦》则显然是对圣人「说卦」的记录。所以,《系辞》这里所说的「观象」和「系辞」,仅限于《说卦》。「观象」是观立卦之后的象,「系辞」是圣人对每一种象对应物的说明。而非后世看到的类似《周易》的解卦词的「系辞」。也就是说,并不是指系于每一爻的解说词,这些东西是很晚才定型的,而且每一个朝代都不一样,并非《易经》的主体内容,而是仅仅如同《说卦》一样,只是「招法」,无关原理。
《系辞》与《说卦》,对于《易》的作,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认为《易》是圣人一次性创作完成的,没有所谓的「历」三古、「历」三圣的所谓「历」的情况。这一点非常重要。
这涉及到什么是《易》的根本问题。按照《系辞》和《说卦》的记录,那个并没有文字的「古之遗言」就是《易》,孔子所讲的《易》,也倾向于此。这是原始的《易》,含有易的原理的易。
但是后世所谓的《易经》,则是「太卜掌三易,一曰连山,一曰归藏,一曰周易。其经卦皆八,其别皆六十有四。」骨子里,是把各个朝代自己校定的解卦词,说成了《易经》。此易经非彼易经,仔细考量之后,可能连放到《说卦》后面的资格都欠奉。鱼目混珠,入不得庙堂。
总之,《易》之作分为两个组成部分,一部分是原理,《系辞》的主体内容就是这个「心法」。另一部分是具体的使用方法,《说卦》的主体内容就是这个「招法」。前者是通过死记硬背,口耳相传的,就是所谓的「古之遗言」。后者是「圣人」亲自反复演示的,都是实操。所以《说卦》所记录的,都是原始人的亲身经历,人物丰满,细节生动。也是「古之遗言」,但是已经等而下之,只是亲历者对操作方法的现场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