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分析

说了几年的「延迟退休」,这届80后是逃不掉了... | 简保君

2020-12-03  本文已影响0人  简保君科普

大家好,我是简保君。

「延迟退休」这个事,说了差不多有8年了吧。

我记得最早12年,我读到新闻,人社部会“研究弹性延迟领取养老金年龄的政策”。

当时和同事聊天,同事不以为然:研究研究,猴年马月了,八字没一撇。

最近这几年,常常提起,也一直没什么实质性进展。

直到上个月末,国家“十四五”规划落地,提出“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

 「实施」2个字一出来,大家都懂了,这次是来真的了。

01 

「延迟退休」,

怎么个延迟法?

大方向定了,具体落地方式和时间表还没定。

专家表示,目前业内比较认可的延迟退休方案主要有两种:

一种,是把男女退休年龄同步延迟;

另一种,是先把男女退休年龄统一到60岁,然后再延迟。

(目前男性的退休年龄是60岁、女工人50岁、女干部55岁)

其中第2种方案的呼声更高。歪个楼,女同志们是真的不容易,前脚被催生,后脚还要多工作...

至于落地的时间点,早在16年的时候,人社部表态过,会在17年拿出具体方案,2022年正式实施。

虽然后来具体方案不了了之,但2022年这个时间点,可以参考。而且现在十四五明确表态要「实施」,应该就是这一两年的事儿。

从目前各方专家的观点来看,「延迟」方案,不会一步到位,可能会按照每年延迟几个月的方式,花几十年的时间,慢慢到位。

想想也是,我小姨这两年正盼着退休,如果一夜之间,还得再干10年,估计要崩溃了,社会冲击会很大。

但对我们这种正值青壮年的8090后,也不用想太多了。不管是快是慢,等到我们退休,板上钉钉的延迟到位。

02

「延迟退休」,

国家等不起了?

「延迟退休」一出,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国家的养老金不够花了。

以前我们也专门分析过,随着老龄化加剧,国家养老金的压力的确越来越大。

老年人越来越多,而交养老金的年轻人快不够用了。

根据19年的《中国养老金精算报告2019-2050》:

2019年,领钱的人只有交钱的人的一半,也就是说,差不多是2个人供养1个人退休

但等到2050年,随着我们变老,年轻人不愿意生孩子,导致领钱的人更多,而交钱的人没跟上,变成了1个人供养1个人退休。

养老的钱,会越来越不够用。

「延迟退休」,的确能直接缓解养老金账户的压力。

但「延迟退休」势在必行,还有2个关键原因:

第一个,目前我们的退休年龄方案,已经太过时了。

现行的退休年龄,还是上个世纪50年代定的,那个时候,我们的平均预期寿命还不到50岁。

而现在,全国平均预期寿命,超过75岁。

沿用老的退休年龄标准,确实不合理。

反观一些更早进入老龄化的发达国家,德国64年后出生的人口,退休年龄为67岁;日本现行的退休年龄是65岁,正在讨论是否延迟到70岁。

第二个,更重要的是,随着老龄化加剧,我们急需补充劳动力缺口。

曾经我们经历的高速经济发展,离不开人口红利。我们有充裕的、低成本的劳动力输送到各行各业、尤其是制造业上。

而随着老龄化加剧,我国的劳动人口数量,也在逐年减少。

2012年,中国劳动力供应绝对值开始下降。这是一个重要转折点。

还记得吗?最早人社部提到「延迟退休」,也是在这一年。

而根据专家的预估,如果延迟退休试行,预计能释放至少5000万的劳动力。

综合这些原因,哪怕不情愿,我也是支持延迟退休的。

毕竟晚一点拿钱,总好过没有钱。而国家经济发展好一点,所有人都会受益。

03 

我们普通人,

如何应对?

理解这件事的前因后果,就知道趋势不可逆,我们唯有积极拥抱变化。

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3个思考:

1)长期投资身体健康

 寿命变长了,工作时间变长了,如果身体素质跟不上,那么生活和工作质量无从谈起。

更何况,养老金的领取时间,也随之被推迟了,如果因为无法继续工作,又不能领钱,岂不更加「晚景凄凉」。

好好锻炼身体吧,争取健康工作50年。

2)职业规划,值得重新思考

退休年龄延迟,意味着职业生涯的延长。

当你年近60岁,会想从事什么样的工作?希望有一个什么样的生活状态?

这是个我们无法回避的话题。

60岁还在工作,看起来似乎「老无所息」,但又何尝不是给我们积攒多年的经验和智识,提供了一个重新创造价值的机会?

早做准备,也许能开创出新的事业机会。

3)财务上,更要早做准备

我们这代人,未来想像爸妈一样,退休靠养老金,是不现实的,一定要早做打算。

理财,是一定要早点开始的。天天跟大家讲的年金、增额终身寿,了解起来。用来做养老的基础准备,再合适不过了。

在这个基础上,还可以做做基金定投,提升退休生活质量。 

今天就聊到这里。关于「延迟退休」 ,你怎么看?欢迎给我留言!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