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特辑芳草集创作我的创作

散尽千金助人  尚要给人尊严

2020-07-08  本文已影响0人  肚子_8574

“新文化旧道德的楷模,旧伦理新思想的师表。”

这是胡适去世时,蒋介石前往祭吊,并亲书的一副挽联。

今天,咱不谈胡适的成就,亦不论他的辉煌,只说一说他鲜为人知的为人。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社会上曾流传一句话:“我的朋友胡适之”。

不管是达官贵族,还是走卒贩夫,都有胡适的朋友,也都以和胡适成为朋友为荣。

1938年,胡适出任中国驻美大使

林语堂在国外留学时,因学校忽然停掉他的奖学金,一时生活困顿,无奈之下向胡适求助:“能否由尊兄作保,向他人借贷1000美元,待我学成归国偿还”。

胡适立马汇出1000美元,还特地附言:“这是北大预支给你的工资,日后回国工作后再还。”!

林语堂哈佛毕业后,要去德国读博,再次开口向胡适借钱,胡适又汇了1000美元,还说是北大预支的工资。

靠着这些钱,林语堂安心学成归国。回来后,他主动找北大校长还钱,校长不解:“什么2000美元?”林语堂这才明白,原来是胡适怕自己尴尬,钱用着不安心,故意说是预支的工资。

胡适一生,千金散尽帮了无数人,还特别注意维护他人的尊严,总想帮人,从不给人添麻烦。

胡适担任中华研究院院长时,带着太太住在大学宿舍里。当时傅斯年先生有过规定,大学宿舍不准打牌。而胡太太特别喜欢打麻将,几次违反规定,呼朋唤友打麻将,胡适屡劝不止,便主动带着太太搬了出去。

很多人说,傅校长是你的学生,打个麻将也不是什么大事,你至于跟他客气吗!胡适却说,正因为他是我的学生,我才不能给他添麻烦。

不给人添麻烦,是高贵的教养,是对人最大的尊重和体谅。

季羡林在回忆胡适的文章里写道:“他待人亲切和蔼,见什么人都是满面笑容,对教授是这样,对职员是这样,对学生是这样,对工友也是这样,从来没见过他摆当时颇为流行的名人架子、教授架子。”

真正的高贵,是心里装着别人,懂得为别人的处境着想。

泰戈尔曾说:“不要从你自己的口袋里直接取出勋章给你的朋友,这是侮辱他的。”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始终顾及别人感受的分寸感,是发自内心的善意,是深入骨髓的教养。

心有分寸,做事顾及别人的感受,这是胡适的为人处世之道!作为凡夫俗子的我们真得好好学一学,哪怕是受一点儿启发都好!

注:图文部分源于网络,侵删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