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数中国的饭碗变迁史,从“端不起”到“吃不完”

2019-01-23  本文已影响97人  渭水徐公01112

中国人对“吃”的热爱,是任何一个国家的人都无法比拟的。在我们的语言习惯中,处处透着“民以食为天”的热忱劲儿。

昔日国营企业的工作比较稳定,被人们称为“铁饭碗”。与此相对的民营企业,则被戏称为“泥饭碗”。待遇最好的工作,则被人们尊称为“金饭碗”。假如有朝一日失业了,人们便会不无自嘲地说“丢了饭碗”。如果想要嘲讽一个不知天高地厚的人,那么人们会给他这样的评语:“不知道自己吃几碗干饭”。

由此可见,饭碗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几乎等同于安身立命的根本。在中国的千年文明史中,饭碗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一个人对待饭碗的态度,与“礼仪”息息相关。如果一个人在吃饭时,表现得不那么体面,就会被人嗤之以鼻,嘲讽为“吃相难看”。时至如今,这句话在方方面面被使用,又被赋予了新的含义。

在这个变幻的大时代,想要求得一份好的职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想要把饭碗端稳,是一件需要技术含量,也需要运气的事情。但你可能不知道,“饭碗不好端”的时代,并非只有现在。

融簋(拍摄于山东省博物馆)

这个商朝铜器属于“簋”的一种。因为刻有古体的“融”字,所以被命名为“融簋”。为了装饰,外壁布满了密密麻麻的乳钉。它所扮演的角色,等同于我们今天的饭碗,也就是盛放主食。如果想要端起来,多半要忍受硌手的痛苦。

好在这种痛苦,只需要由奴隶来承受。吃饭的士大夫如果遵从礼仪,便不会被乳钉伤到。《礼记》规定了吃饭的诸多礼仪,却并未规定该“如何正确端起饭碗”,只是要求用饭者“把手洗干净”。据此推断,士大夫在吃饭时,多半无需端起碗来。

在周朝取代商朝后,簋的外形也有了改进。至少在端碗的时候,比以前方便了很多,而且不再那么扎手了。

叔妃簋(拍摄于山东省博物馆)

这款周朝铜饭碗的名字叫做“叔妃簋”。当然,“叔妃”这个词的含义,可能与我们的理解不太一样。“叔”遵从“伯仲叔季”的排行,“妃”是妃姓女子。合到一起,可以理解为“妃家三小姐的专用饭碗”,而不是“叔妃娘娘的专用饭碗”。

用青铜来铸造饭碗,有优点,也有缺点。它的优点在于,铜器不怕磕碰,也不会被轻易摔碎。但它的缺点,却会带来致命的影响。铜如果长期接触水,就会面临生锈的问题,昔日光滑的内壁,会渐渐长出绿色的铜锈。这种化学物质,被命名为“碱式碳酸铜”。

如果长期摄入铜锈,它就会被胃酸分解,进而使得铜离子长期蓄积,最终造成重金属中毒。古人寿命短暂,王室成员和士大夫也是如此,很难说与铜中毒,有没有直接的关系。

因此,随着时代的发展,铜簋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无毒无害的陶瓷碗。

隋朝青釉碗(拍摄于淄博市博物馆)

隋朝的陶瓷烧制技术,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这款青釉碗,内层有一层保护釉,食物的汤汁更不容易渗入碗内。无论是碗的清洁,还是食物带来的污染,都被降低到了一个新的水准。这款饭碗,已经和我们今天的饭碗非常相似了。

青白釉暗花碗(拍摄于山东省博物馆)

而到了宋朝,饭碗的外形变得愈发精巧。我们可以看出,此时的饭碗,已经有了非常明显的瓷器体征。不仅外形工整均匀,碗的内壁更是晶莹剔透。而这款饭碗的外形,看起来“小巧玲珑”,比起隋朝那粗笨的青釉碗,不知道要高到哪里去了。

当然,瓷碗固然有着外形美观、轻便耐用、无毒无害等好处。但它也有着脆弱易碎、难以保存的缺点。有些瓷碗在出土的时候,便已经面目全非了。

明代黑釉瓷碗碎片(拍摄于山东省博物馆)

这款黑釉瓷碗在出土时,已经是零星的碎片了。但我们通过这些碎片,仍然能还原出它昔日的部分面貌。这款瓷碗的内壁釉色均匀,质地细密。比起之前的饭碗,工艺上已经更高了一筹。

远古时期的文物,其磨损程度往往较高,其价值也更高一些。那些历史相对较短的文物,价值不如那些远古文物,但其保存的完好程度却高得多。

譬如清朝的瓷碗,如今看起来,几乎是完好如初。

清朝五彩千佛碗(拍摄于淄博市博物馆)

随着时代的进步,陶瓷工艺也在发展。清朝瓷碗的外部,已经有了极其繁复的花纹。而饭碗的内壁,则是一色的纯白。想要辨认饭碗是否清洁,已经变得越来越容易。我们这个时代的陶瓷饭碗,在很大程度上,继承了这个理念。

但清朝的饭碗非常大,它远远超越了之前几个朝代的饭碗。它的直径,已经接近了我小臂的长度。这么一大碗饭,恐怕连大胃王看了,都要抖上三抖。

可能你会告诉我,刚才那个碗比较大,可能只是个别现象。那么,我们一起来往下看。

清朝青花人物碗(拍摄于淄博市博物馆)

这款青花瓷碗也来自清朝。它的型号,与刚才那个大碗并无二致。或许,清朝的饭碗,本来就该比别的朝代大一些?

实际上,这些藏品,大都来源于富庶的官宦之家。如果人口众多,那么想要吃掉这一大碗饭,也并不是什么难事。在乾隆年间,像和珅这样的官僚,大都富可敌国,生活奢侈。但普通百姓却衣不蔽体,食不果腹。就算家里有这么个大碗,恐怕也放不进去多少粮食。

饭碗的变迁,代表着时代的进步,也是普通中国人智慧的结晶。虽然他们不懂“化学”,也对“原子”和“分子”一无所知。但他们仍然能趋利避害,进而选择更适宜的餐具材料。这无疑是一个奇迹。

随着时代的发展,制作饭碗的成本日渐降低。时至如今,更是出现了塑料餐具这种既不怕摔,又成本低廉的产物。但人们长期滥用塑料,又带来了严重的污染问题。这种日趋紧张的环境压力,又为人们带来了研发新材料的动力。

这也正是人类进步的根源——在冲突中寻求平衡,在平衡后追求变革,在变革后面对冲突。周而复始,螺旋上升,生生不息。

(完)

微信订阅“渭水徐公”,回复“博物馆”,便能看到我独一无二的博物馆攻略啦!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