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九寒冬,防寒保暖的同时,用食疗可以让虚寒的身体暖起来!
冬至为冬至的第四个节气,民间素有“冬至大过年”之说,说明冬至节气的重要性。
至,极也,最也。气候极冷,白昼最短。
冬至这一天,也是北半球各地一年中白昼最短的一天。
冬至过后,进入一个最寒冷的阶段,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进九”。
“冷在三九,热在三伏”。俗话说:“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三九天是指从冬至算起的第三个“九天”,是一年中最冷的时期。
阴极生阳,冬至一阳生,冬至后,白昼渐长,阳气回升,是一个节气循环的开始。
寒冬来临,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是保健预防的重点。
冬天的养生预防,饮食运动睡眠是基础,防寒保暖是关键。
1、防寒保暖
冬至天气寒冷,要注意防寒保暖,以防生病。特别是中老年人,注意头部、脚部和颈部的保暖,及时添加衣物,避寒风,避冷水。
2、早睡晚起
《黄帝内经》指出,冬三月要“早卧晚起,必待日光”。冬季天气严寒,注意保护阳气,保证充足的睡眠,最好在22:00之前卧床休息。
3、多晒太阳
《黄帝内经·素问》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多晒太阳,不仅可以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还能预防骨质疏松,减少抑郁等情况的发生。
4、动中求静
冬至起,自然界阳气开始上升。“动则生阳、静则生阴”,要动中求静,切忌剧烈运动,大汗淋漓。
5、适当温补
冬至时节,要潜阳补温、敛阳护阴。饮食上以温热为主,但不可过于辛辣。
下面这两个食疗方大家可以选择食用。
(1)白萝卜炖羊肉
羊肉温阳祛寒、补气益血。适用于腰膝酸软,形瘦怕冷,小便不畅,病后体虚、怕冷,产妇产后出血或腹痛者。
白萝卜,味辛甘,性凉,入肺胃经,可以通肠消积,行气通便,润燥清热,可以平衡羊肉的温燥之性。
白萝卜200克,羊肉200克,葱、姜、花椒适量。羊肉切块,去血水放凉水中煮,火开后关火,将羊肉捞出,冲掉血沫。葱切段,姜切片,与花椒、羊肉一起置锅中煮。白萝卜洗净切成块,放于锅中,盖上锅盖,大火煮至水开,换中小火煮90分钟。
(2)当归生姜羊肉汤
冬天的时候,如果气血不足,比如说一到冬天就手脚冰凉,此时可以喝一点当归羊肉汤。
具体的做法是用10克当归配上半斤羊肉,然后切六七片生姜熬成汤,这种汤就有很好的养血温阳的作用。
这两个食疗方隔三差五地喝喝,气血充足,我们身上就会暖和起来。
注 : 有这些情况的人不能吃当归生姜羊肉汤。
感冒咳嗽的人、湿热、上火、积食明显的人不宜食用,上热下寒体质、寒热错杂体质参考中医建议。
【广告】顺便做个宣传,冬季养生,门诊准备有三九贴、艾灸、保健茶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