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厝过井社的“林氏义庄”
明末清初漳州百姓东渡台湾海峡开垦台湾成为潮流,自发民间组织的,官方的行为都有。因此很多台湾人的祖籍来自漳州。两岸历时最长的民间家族慈善机构——林氏义庄的创建者林平侯就来自漳州。
义庄是古代中国社会风俗,是宗族所有之田产。始于北宋。仁宗时范仲淹在苏州用俸禄置田产,收地租,用以赡族人,固宗族,系取租佃制方式经营。义庄设有义宅,供族人借居,若房舍需要修理则自行设法。
西 门 东 门林氏义庄位于漳州角美地区杨厝村过井社内,有三座并排的两进大厝,占地15亩多,是座具有典型闽南风格的庄园。主体建筑为砖木结构,悬山顶,四合院构造。这一所慈善事业建筑物,在旧社会堪称大规模的公益事业机构。抗日战争以前,逐年由台湾运来大量稻谷和棉布,在这里资助石美地区林姓宗族的贫乏族人,解除其生活上的困难,对安定当时的社会秩序,起了积极的作用。
公 约厅 堂
清乾隆四十三年(公元1778年),莆山林氏第十四世林应寅迁居台湾淡水兴直堡新庄街。其子林平侯(1766-1844)16岁时入台,一边读书,一边在米店掌管书算,深得东家信任。凭借数年累积的薪酬和东家的借款,林平侯独立开业经营稻米。由于经营得当,林平侯积累了丰厚产业,成为家族的创业人。致富之后,林平侯思念家乡,念及族亲贫苦,便仿范仲淹义庄之法,购置良田为养赡基金,赈助贫苦族人。嘉庆二十四年(公元1819年),林平侯耗巨资在过井社兴建林氏义庄,花两年多时间建成。
义庄的巷子林平侯生有五子:国栋、国仁、国华、国英、国芳,分别以“饮、水、本、思、源”为记。分家时,排行第三的国华与排行第五的国芳移居台湾板桥,共同创业,合称“本源”,这便是著名的台湾板桥“林本源家族”的由来。林国华生三子:维让、维源、维德,林维源是林氏义庄第三代庄主。清廷于甲午战败,割让台湾予日本,林维源即捐银100万两资助抗日,随即携眷回厦门,病逝后葬于角美莆山故里。
林维源之子林尔嘉,字菽庄,光绪二十一年(公元1895年)随父离开台湾来到厦门。他是第四代林氏义庄庄主,每年由台湾运来的赈济米谷,须先运到厦门经他检验,然后运往义庄分发。直至1937年抗战爆发才终止。
林氏义庄房屋于上世纪50年代初,分配给佃农居住;上世纪80年代中,退还原业主;1988年,林尔嘉之孙林梁代表台湾林本源家族回祖籍地考察。上世纪90年代初,林家后人出资维修,除后楼、仓廪外,保存完好。现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层楼房 败落的后院从道光元年(公元1821年)林平侯创办林氏义庄至1937年,这116年间,林氏义庄在林家祖孙四代的主持下,成了闽台两地著名的慈善机构。如今,每年的清明节,过井社里村民还有来自海峡对岸的林氏后人都会前来林维源墓园扫墓,感念先祖厚德及义举。
其实,地图也好车导航也好都没能明确直接找到林氏义庄的准确位置。还是得在附近问当地人才能顺利找到。一路也没有标识引导,村落的道路也没有去拓宽。整体看都还是保留着村落普通的车行道。进入义庄里面,很冷清,但是又很干净。有人住但是少许,建筑有气派也有败坏的。里面的人都满友善的,微笑以对,表示欢迎参观。跟坐在门口倒腾簸箩的阿婆小聊,才知晓她不是这里的业主后人,只是过来帮忙看护的志愿者而以。业主后人都在海外发展,过年清明才偶尔会来祭祖。谈聊中可以感觉到她家族的自豪感。
确实,做一件好事不难,但是坚持一辈子并不容易,何况林氏义庄祖孙世袭坚持了四代。义庄正堂对联“春发其华秋结其实,业精于勤行成于思”是最好的诠释。勤劳致富,饮水思源不忘本,恩泽一方。为富当仁、乐善好施、吾爱吾乡的典范。